中国家庭教会的复兴与属灵传承



3/04/2014

文/刘石             转自《教会杂志》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中国家庭教会经历了复兴。前辈们所经历的复兴有大致相同的轨迹:开始是有人受苦,众人为教会祷告,在祷告中经历神赐下的复兴,信徒们在逼迫中将福音传开,之后经历过一些教义的争执,而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教会之间联络多起来。在复兴中,众人看见基督的荣耀,圣灵将基督的生命烙入信徒生命中,十字架救恩的荣耀彰显,信徒获得主再来的确据,满有盼望。中国家庭教会的历史是借着复兴成就的,复兴也铸造了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这个传承是今日教会的宝贵财富,但在今天也存在断裂的可能。本文愿试着对这一属灵传承作一些梳理,使人了解这一传承,并使之在今天的新兴教会和宣教之中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第一部分 不同地域教会的复兴历史和属灵传承简介

中国家庭教会的复兴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样式。笔者走访和电话采访了一些家庭教会的仆人,期待从他们的分享中窥探中国家庭教会的复兴与属灵传承的面貌。

传统家庭教会的复兴,在西方立场看,也被称为基要派家庭教会的复兴。主要是山东、浙江等沿海地区的教会,在解放前由宣教士建立或受宣教士工作影响。河南、安徽等地也有同样的复兴。这些教会六十年代末开始有复兴,多数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复兴。老一代仆人包括王明道、倪柝声、宋尚节、杨绍唐、贾玉铭、敬奠瀛等共同形成的影响,也借着这些家庭教会的复兴显现出来。这些前辈的教训对当时的复兴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圣灵正是通过他们的教训,借着受苦的圣徒形成了这个复兴。解放前,宣教士曾经在宁波建立过一个伯特利灵修学院,这个学院用几个词表达他们的信仰,许多仆人一致认为,这几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基要派家庭教会复兴和属灵传承的特征:

基要信仰:常讲基督救恩,因信称义,圣经无误,以和新派神学的道理有分别。

使徒脚踪:圣经所记述的使徒建立的教会是最完全的教会,教会建立的中心目的是效法使徒将福音传开。

十架道路:走使徒所走的路,也就是舍己背十字架跟随主,为了顺服主的旨意,愿意舍己和受苦,甚至殉道都看为荣耀。如耶稣家庭所说,走“穷”“苦”“死”的路。

圣灵充满:复兴时经历了圣灵充满,后来每次聚会都盼望圣灵充满。但追求圣灵充满不是追求方言、异能,而是追求遵行主道、传福音的能力。众人满有喜乐、大有盼望。

重生得救:非常关注信徒是否重生得救,受洗前传道人要确认这人是否重生,有时要求讲出重生的见证。

认罪悔改:每次聚会开始的时候,先认罪悔改,讲道后借着道的光照悔改。这悔改是寻求圣灵的光照,并要完全倒空罪。每次擘饼前,用较长的时间预备,省察自己的罪。在复兴的时候,大家会当面彼此认罪。

成圣追求: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有敬畏神的心,效法基督。遇到和别人冲突时,个人先退到主面前对付旧人的生命。

跪行天路:晨更祷告、晚祷,为教会、为弟兄姐妹、为不信的人祷告。大聚会前一至三天,预备的同工禁食祷告。

除了这八条,老仆人们认为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还可以再加上切实相爱、等主再来。

1、江浙一带教会

浙江某教会的一位老同工简单介绍了他们教会的复兴概况和他们对属灵传承的认识。文革中他们并没有停止聚会,而是转为家庭式的秘密聚会。他个人曾被批斗十多次,也多次被抄家,但逼迫中弟兄姐妹们依然坚持聚会,而且与主更加亲近。晚上的祷告会从来没有停止过,有祷告,也有讲道。到1979年农历正月初五,转为公开聚会。讲到“基要信仰”,他认为就是一切都以圣经为准则,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宗派的概念不再存在。坚持基要信仰很重要地在于与三自分离,当时不少信徒加入三自,许多彼此熟悉的弟兄姐妹分道扬镳。但家庭教会也随之兴旺,哪里有三自礼拜堂,哪里就有家庭教会。家庭教会坚持传讲真理,包括“不能讲”的末世真理、耶稣再来,因此得罪了三自的人。但是“丁光训的教训我们不能接受,爱怎么能代替信呢?三自是政教合一的,我们拒绝这一点。”

关于圣灵充满,这位老同工表示,不同意极端灵恩派所讲的圣灵充满:“我们非常地需要圣灵充满,但是是按照使徒那样被圣灵充满,我们需要圣灵加给我们恩赐。极端灵恩派那种圣灵充满,我们不接受。”关于圣灵充满,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体验到圣灵是喜乐的灵。“有一次红卫兵给我理了一个‘十字架’的发型,我心里向主很不平、哀怨,但当我开始思想主,一时之间,喜乐的灵临到了我,好像从里面涌出来一样,那喜乐是没有办法形容的。但我不能笑,否则遭批斗。”

关于十架道路,上海一位老仆人谈了自己的理解:“美国有一个青年耶稣会,说耶稣是33岁死了,现在教会中人太老了,要年轻;说耶稣为我们钉了十字架,但我们不能比世界差,十字架是得胜的旗号,我们要胜过世界,把他们压下去。这就把十字架完全颠倒过来了。十字架就是把我们的旧生命钉死,把老我钉死,使老肉体没有享受。大富翁,天不亮就祷告的很少。十字架就是对付老肉体,不要物质上的好处,我要的是神的旨意,不是老我生命的享受。”关于认罪悔改,这位老仆人说:“现在常常对罪不能责备,但我们不能失掉责备罪。福音就是责备罪,向神悔改。传道人的责任就是责备世界的罪,把人带到神面前,悔改得救。迎合人的话,不应当是传道人的话。”

温州的一位仆人作见证说,温州教会复兴最初是在晚上。教堂被充公变成仓库,有信心的弟兄姐妹们就晚上在家里暗暗地聚会。文革时期破四旧立四新,圣经都被拿走,但大家对神的话仍然很羡慕。文革时这位仆人所在的县建立了一个新牧区,有30多个聚会点。工人是受差派的,做工非常辛苦。复兴中,传福音和祷告很突出。解放前教会受宋尚节的影响喜欢开奋兴会,文革的时候注重祷告会,祷告非常恳切。教堂关门那段时间,神迹奇事很明显,有三个老太太出来行神迹,很多人绝症都得医治,多人信主。老太太特别关心信徒,常常去探访。一些传染病病人,亲人都躲避,教会派人去探访。教会也帮助一些穷人的生活问题,给他们吃喝。这样福音的门就打开了。全县的同工会在一个叫做天堂山的村子聚会,是夜里没有月光时聚会,聚会的时候大家都放声歌唱赞美。1976年一位弟兄被公社抓起来,聚会就停止了,但是后来被抓的人都被放了,从此大家的胆子就大了,就开始白天聚会。

另一位仆人讲到温州教会的几个特点。第一,重视祷告。一些老阿姨昼夜不住地祈求祷告,每个月有轮流的守望祷告。第二,重视圣经,坚持以圣经教导为基础。现在的温州人即使跑到欧洲去做生意也很熟悉圣经。第三,注重传福音。1973年底的年会主题是将福音传递给家家户户,四五个晚上连续布道,每次都有几百个人信主。改革开放以后继续注重布道。第四,注重圣灵充满。有通宵祷告会,有禁食祷告会。第五,注重合一,虽然经历了几次分离,仍然持续地做合一的工作。这位牧师认为,教会不合一战斗力就丧失了,在教义上应当求大同存小异。第六,注重培训。65岁的同工一律放下工作,早一点培养年轻一代。

上海教会一位仆人作见证说,五十年代,倪柝声、王明道、贾玉铭等有影响的传道人先后受到批判。当时在教会中搞批斗,很多弟兄姐妹都停止了聚会。1955年后,一些热心的信徒在家里聚会。1957年,在家里聚会的基督徒都被抓了,教会就这样分散了。解放前在大学校园信主服事的一群传道人,这时候很多在工厂做工人,他们在工作中为主传福音作见证。有些人觉得他们行为好,就靠近他们,他们就给这些人讲福音。当时很多弟兄姐妹无法聚会就在家里面听福音广播。一直到1979年,新的复兴出现,在上海人民公园聚集了一批人传福音,他们是此前在安徽监狱坐监多年刚刚出狱的传道人。他们在上海组织许多人传福音,三五个人一起在假山附近做见证,有的传、有的讲、有的教赞美诗,每个礼拜都有,前后延续半年左右。到1980年春节,人民公园的传福音活动被取缔,当时已有很多人信主。1979年是上海以及全国复兴的一个结点,很多人信主做传道。

1979年上海开始有了家庭教会,之后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恢复性的复兴,过去信主的人恢复了信仰。第二阶段是宣教士进入大学做工,有年轻人信主。第三阶段,中国人做学生工作,是在 1989年以后,有了学生团契。上海传统的家庭教会也开始转型,有了自己的擘饼同工会,从前都是老传道人在服事。第四阶段,到2000年,聚会由小组团契转为主日崇拜,上海教会的主日崇拜恢复得很晚。

1979年,老传道人开始定期带领年轻人查经,组织婚礼葬礼并有辅导,帮助年轻信徒解决各样的问题。老传道人在两方面让人印象深刻。第一,要问你得救的见证,听了你的见证觉得你没有悔改,就让你回去继续祷告,有人讲了三五次才能通过。第二,有人要全职事奉就一定要有经文的印证。第三,是他们圣洁生活的榜样,以及受苦的心志。从来没有看到他们说过一次谎,并且他们言出必行。生活很艰苦,但从来不暗示别人他们经济上的需要。对年轻人的要求有求必应。老仆人们经常说,要以受苦的心志作兵器,否则就没有战斗力了。第四,他们祷告很多,每天都晨更祷告,和神的关系很亲密,是可以感受到的那种亲密。

2、以青岛教会为代表、山东半岛受耶稣家庭影响的教会

青岛教会一位仆人回忆起同为神仆人的父亲当初的经历。文革中,各宗派包括本色化教会中仍有许多信徒冒着生命危险起来为主作见证,逼迫中周围也有很多信徒跌倒。父亲经常在学校里面挨斗,下班后全家人却像英雄般迎接他。他在家里带着妻子孩子祷告唱诗篇,一大早又戴上大帽子写着“牛鬼蛇神”出去游街。有几次他都想自杀,但是神都拦阻了他。到了1967年左右,他想去看别的弟兄姐妹,在马路上走着,看到一位姓葛的弟兄,他眼泪就流下来了,因为主听了他的祷告,他当时一直求能见到一位弟兄。后来逼迫太重了,他就离开青岛到乡下亲戚家躲避。到后来1968年开始又有聚会,开始是几个亲戚,后来另一个家族的弟兄姐妹也过来一起聚会,没有诗歌本,自己就刻蜡版复印,也抄圣经。1970年到1979年一直秘密聚会,直到1979年圣诞节才有公开一点的聚会。这个是青岛教会复兴的简单开始。

关于青岛教会的持续复兴,这位仆人谈到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面对错误的思想和异端开始查经,七十年代末,曾经面对一个异端,认为可以借着异梦异象知道主何时再来。第二,各教会开始互相联络,青岛和周围的农村教会有很多的联络,青岛在教义真理上影响周围的农村。他的父亲请许多的传道人到农村去带领查经。这两个因素就带动了八十年代整个半岛的大范围复兴。山东半岛的复兴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注重祷告和行道。知道一句经文行出一句经文,强调舍己行善,活出主的道。第二,教会要复兴必须从认罪开始,得罪弟兄就要当面道歉。弟兄有了罪不顾情面指责弟兄要弟兄悔改,自己有了罪也不顾情面在众人面前悔改。第三,讲十字架对付肉体,对付自己,治死自己肉体的恶行。第四,圣徒彼此相爱,愿意彼此舍命。大家好像一团火一样互相传递。第五,肯把自己摆上,奉献自己的家庭,开放自己的家庭。第六,受苦舍己。他的父亲一直讲十字架:自己死,别人活;自己死,教会活。

耶稣家庭背景教会的聚会,讲道不多、作见证多,主要是讲、唱经文诗歌,尤其是唱诗篇,以及一些钥节经文,再加上讲一些得胜的见证。这是他们聚会的特点。唱的诗篇很多,尤其是诗篇15、19、27、34、42、43、32、51等,还有唱新约中的一些为主受苦背十字架的经文,比如马太福音16:24,约翰福音15章,马太福音10章主耶稣差遣门徒,还有哥林多后书4章的经文。当时觉得唱多少遍都不够,越唱越有能力,这个道成了活的道,心里得到浇灌。耶稣家庭有一个传统就是听道讲道要品滋味,实际上就是看重感觉。

青岛教会到平度教会都非常注重联络,中青年同工联络起来,当时兴起了各地的很多圣徒乐意接待弟兄姐妹。老一代这样认为:“神化除了会界,取消了位分,相爱成一群,归一个牧人。”这句话编成了一首歌,在半岛到处传唱。弟兄姐妹见面非常亲切,聚会以后都不愿意分开,从灵里面相亲相爱,在祷告中彼此纪念,分别以后互相想念。有一首歌这样唱的:“想念灵同胞,眼泪往下掉,又想哭来又想笑,主的爱充满了。”他们接待弟兄姐妹时,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但是给客人吃,一个村庄常常一接待就接待五六百人,大家都争着接待,当时城市教会的人跑到农村去聚会,看到弟兄姐妹的爱心很受感动,回去就刚强起来参加服事。

他们擘饼聚会时,弟兄姐妹会跪下来祷告几个小时,分饼分杯的执事劝勉弟兄姐妹,要刚强,要大发热心,要彼此相爱,劝勉以后再吃喝饼杯。耶稣家庭教会最重视的就是祷告,他们的祷告会尤其在农闲的时候就是十天禁食的祷告。祷告的时间非常长,一直跪着祷告,从早跪到晚,每个人都练了一个铁膝盖。很多人从年轻的时候一直到年老都是五点钟起来祷告,为家庭、为教会、为众圣徒祷告。

后来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是对真理重视得不够,所以容易受异端的攻击,也开始慢慢更多查考圣经,但对神学的领受还是有一些慢。

3、其他地区教会的复兴

另外,有代表性的中国家庭教会的复兴还包括聚会处的复兴、河南教会的复兴、福建家庭教会的复兴、皖北及无为教会的复兴、内蒙五原教会的复兴。浙江萧山聚会处的一位传道人表示,在文革中,福音起初是借着两万人的基督徒批斗大会和弟兄姐妹被罚修马路传开,不知不觉政府帮了教会的忙。一群信徒彻夜为教会祷告,以及弟兄姐妹挨家挨户传福音,带来了八十年代的复兴,教会里面坐无虚席。河南教会的一个特色是强调福音广传,正像小敏诗歌所说的胸怀世界,胸怀宇宙。他们认为河南就是耶路撒冷,中国就是犹太全地,少数民族与海外华人就是撒玛利亚,然后直到地极。福建家庭教会的复兴主要是受长老会的影响,改革宗色彩最强,特色之一是注重神学教育。

第二部分 从新约书卷谈对中国家庭教会复兴与属灵传承的认识

从使徒行传看家庭教会复兴的特征

笔者主要从新约的几卷书来评估家庭教会的复兴和属灵传承。首先是从使徒行传来看使徒时期的复兴是怎样的,以及保持长久的复兴所需的四个因素。

使徒时代的复兴,是因为基督为我们受苦受死成就了救恩,又从死里复活、升天,使徒在马可楼等候主的圣灵降临,恒切祷告,后来经历了五旬节圣灵充满,在患难逼迫之中将福音传开。使徒的复兴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在复兴中、受苦中、宣教中,圣灵把基督的生命深深地烙在他们里面,在与基督的联合中彻底地悔改。家庭教会的复兴也基本上遵循了这条道路。先是有仆人为主的名受苦,在文革中受逼迫,信徒们在祷告中等候神赐下的复兴。六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中国教会经历了30年的大复兴。信徒都经历了悔改、在逼迫中将福音大大传开。八十年代教会间有了联络,往往在一个地区的教会都互相联络,成为一个整体。

使徒们能够经历持续的复兴,是因为圣灵在初代教会有这四样的工作。这其实也是圣灵在家庭教会复兴中所做的工作。

首先是圣灵保守使徒,持续传纯正的福音。使徒面临的问题首先是本族的逼迫,但保罗始终不变,抵制了各教派的攻击,和众使徒一同把福音传开。家庭教会在传讲福音时,同样面对各样本土和外来异端,比如呼喊派的攻击,所谓圣洁派的攻击。圣灵带领家庭教会的仆人们把纯正福音一直传开,众教会在抵挡异端的过程中又联络在一起。

在使徒时代,保罗、巴拿巴面对割礼派的攻击,没有独立处理,而是把问题带到了耶路撒冷的使徒和长老面前。耶路撒冷教会的使徒和长老们,凭着圣灵赐予的智慧和对基督的忠诚,以及维护教会合一的心志,对外邦教会作出了智慧和纯正的判断。面对如此复杂的异端,作出这样的判断,确实是圣灵特别的保守。在家庭教会如河南教会抵挡异端过程中,神兴起了一些老仆人,借着他们传讲的真理,如因信称义的真理,使河南众教会抵挡住了重生派(一般视为极端),以及三班仆人、东方闪电、呼喊派等异端。而今天,面对各种神学体系和教会样式来华,面对现代教会层出不穷的异端,仅仅凭着自己判断,会力不从心。要想影响普世教会,尤其在宣教禾场上有所作为,诉诸教会历史已得到印证的释经传统和教义传统,还有一些经过试验、以敬虔持守真理的仆人很关键。

第二,由经历和神迹奇事为导向,转向以神的话语为导向。初代教会的使徒和门徒都经历了重大的神迹奇事,但使徒常常教导门徒的仍是福音的真理,众人也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以使徒的教训为中心,彼此交通、擘饼、祷告。使徒们在各地传福音不传讲神迹,只传讲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家庭教会也完成了这样的转变,虽然从情感上看,有时愿意再经历神迹奇事的复兴,也看重一个仆人生命的经历。受苦中的生命经历,是家庭教会每个圣徒在受苦中经历神的荣耀,的确非常宝贵,但要继续寻求生命建造和教会事奉,必须以神的道为中心。如果老一辈没有这样的转向,现在许多年轻仆人是受过神学教育以话语为中心的,之间就可能产生冲突:年轻的一代不能够接受老一辈生命经历所形成的财富,而老一辈仆人以经验为中心就会更多地高举人而不是高举神。

第三,持续宣教。复兴之中圣灵一开始就是宣教的灵。大复兴的时候,同时是多人归主的时候,也是大差派的时候。这在家庭教会复兴的历史上已经显明出来。不过要有持续的复兴、持续的宣教,难度也非常大,教会的宣教动力很容易减弱。现在的宣教和复兴时代的宣教不同在哪里呢?复兴时是全民宣教,现在的宣教只是差派少量的人出去。中国家庭教会刚复兴时,宣教被世界看做洪水猛兽,形成了强大的力量,这是需要极大的团队做工才可以达成的。但这样的宣教浪潮要再一次形成,方才可以无论是对内是对外,对穆斯林、对印度教徒,都形成强大的攻克力。但家庭教会的宣教浪潮已大大停止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教会的信徒大量地进入城市,尤其是中西部的城市,海外宣教也成为需要,新的宣教浪潮该怎样形成呢?当保罗展开向着欧洲的宣教历程、外邦教会被建立起来以后,从使徒书信里可以看到,外邦的众教会也联络起来共同宣教。

第四,设立长老。使徒设立长老不只是出于权宜之计、为应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已,而是有着良苦的用心。使徒在外邦人中建立教会后,一般都较快地在各城按立长老。这样使按立的长老能够追求使徒的教训,追求使徒所教真实的道理。另外,对新兴教会来说,嫉妒纷争,尤其是各人高举自己认为合宜的教会领袖,是非常常见的事。这会破坏福音的纯正,也让教会失去合一的美好见证。按立的长老也能够有效地解决这样的问题。使徒行传和后来教父时代的历史,都印证了这一点(教父时代表现为主教制)。继承使徒统绪的监督们是最有效地抵挡异端的,也有效地治理教会。中国家庭教会在复兴以后,一般就有了自然形成的秩序,更多依靠圣灵内在的管理。因为强调顺从圣灵的治理,家庭教会不设立明显的外部架构,很多情况下也不设立圣职。这和使徒建立的架构有什么不同呢?在面临极大逼迫时,不设立外面的架构可以理解,但在和平时期,教会平稳发展,面对对真理不同领受和嫉妒分党的可能,是否就需要设立一定的架构?自然生发的秩序,往往尊重某一人为属灵权威;使徒设立的秩序,是年幼的对年长的顺服,众长老之间的彼此顺服。笔者并非绝对主张长老制,但建立一个彼此顺服的治理架构还是必要的。

从哥林多前书看家庭教会事工的样式

家庭教会很多的仆人讲到要效法使徒的事奉,事实上保罗自己也谈到要我们效法他,如哥林多前书4:16-17,11:1-2,还有腓立比书3:17。哥林多前书1-4章。使徒告诉我们,对主的教会破坏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结党纷争。保罗谈哥林多教会的问题首先谈的就是嫉妒纷争,他从三个方面看待其发生的原因:

第一个是真理上的偏离: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以智慧为中心建造教会,但保罗所传讲的是基督耶稣并他钉十字架。若高举神迹,当然要高举有恩赐的人;若高举智慧,当然高举智慧人。这两者都是追随有恩赐有智慧的人,只有高举基督的十字架才真正将荣耀归给神。因为十字架废掉了人所有的智慧和能力,废掉了人所有的自义。如同保罗一样,家庭教会的众位仆人在建造教会时,一直持守基督十字架的福音。

从3章可以看到,嫉妒纷争的第二个原因是生命的不成熟。使徒的建造是生命的建造,不是事工的建造。教会建造应该是基督耶稣里生命的建造,是生命长进的建造,不再属肉体不再做吃奶的婴孩。保罗所说的金银宝石的工程,就是信徒在基督耶稣里长大成人,满有基督的仁爱和圣洁。这样的建造才经得起火的试验。保罗强调,他只是与神同工的,使圣徒生命成长是基督自己,因此人的作用就显得不算什么了。只有基督徒不断与主联合效法基督,生命得到成长,这样的建造才是合神心意的,才是真正与神同工的建造。事工不是目的,建立各样的事工架构也不是,使信徒有重生的生命和更加属灵的生命样式才是建造的目的。家庭教会的前辈常常教导我们,不要体贴肉体要体贴圣灵,越发地爱慕主,所讲的正是涉及生命建造。现在城市家庭教会在一个人信靠基督以后下一步就要他服事社会、建造基督徒的文化。但就老一辈看来,也正如使徒看来,一个人来到教会信主以后,教会首先还不应该是要他做社会服事,而是建造这圣徒的生命成为圣洁成为完全。

嫉妒纷争的第三个原因是道路上有偏差。4章9节告诉我们,使徒被这世界钉死,因此使徒也将世界钉死。他们不寻求这世界的荣耀,世界也将他们看做是世界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教会一旦走了跟随世俗的路,像哥林多人一样寻求这世界的荣耀,照着世界的标准看待一切,所走的路和使徒的路就不同了。使徒说神的国不在乎言语乃在乎权能。使徒是有为父的心,使徒是能够忍耐地用为父的心牧养,但是哥林多人却只做师傅。

最要紧的事情是教会在这世界的定位是什么。现在教会面临一个很大的课题:教会要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可吗?教会要在知识阶层里获得认可吗?现在的主流社会一般被看为两个群体:一个是工商阶层,一个是知识群体。要取得他们的认可,必须跟他们有所妥协,这样,这两个群体的价值观就进入教会了,福音就会大打折扣。可以向他们传福音,但我们传福音的方式是什么呢?是证实他们心中盼望的那种基督教吗?是《读者》样式的基督教吗?这样的“基督教”形态如今已经在很多工商阶层和知识团体产生了影响。以上三个原因都会造成分门结党。但是使徒的建造,还有老一辈仆人的建造的样式又是怎样?是永远高举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不是用智慧学术来代替,对学术的追求不能代替基督荣耀的福音,神迹奇事更是不能。另外,在事工的建立方面,教会出现了很多的项目,让人好像进了自由市场一样挑选。这样的事工样式能够代替生命的建造吗?有多少传道人还在花极长的时间在神面前对付自己的老我,为圣徒的属灵状况而警醒,为自己为众人哀哭懊悔。这样的事奉样式现在在哪里?老一辈仆人说他们是与神同行的,凡事寻求合乎神的旨意,切切地祷告寻求神明确的带领。这样的事工人,这样的传道人现在在哪里?道路的偏差现在已经不被人看重了,人都想寻求上层社会的青睐,并且以此为荣,以上层社会的人进入过我们教会的门为荣。这样的妥协是寻求人的荣耀,从这里开始教会就走向堕落。

5-10章,保罗讲到圣徒圣洁生活的建造。5-6章谈到保罗是如何看待罪的影响力的,保罗面对“有人收了他的继母”这样的罪心里哀痛,但哥林多人却不哀痛。保罗不轻看罪的发展力,在6章保罗说你们竟敢告状告到外邦人那里去,罪的发展是何等地激烈,所以这样的小罪演变下去会让人不能承受神的国。6章9-10节所列的这些罪,其中包括偷窃、醉酒,当时罗马帝国的奴隶基本上都偷窃,也有很多人是醉酒的和淫乱的,他们信主后保罗要他们弃绝这一切的罪。尤其从不被食物辖制开始,因为有人贪恋美食就进入偶像的庙里,就吃了祭偶像之物,以至于与庙妓行淫,在身子上与娼妓联合。保罗不轻看这罪,实际上保罗不轻看每一样罪。在 8章、10章会一再看到,信徒过去在某些事上犯罪的,今天仍会极容易受它的玷污和影响。就像以色列人出埃及后,身上仍然有埃及人的恶习,神花了极长的时间炼净他们。但初入教的外邦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罪恶会再次制服他们。因此保罗让他们逃避拜偶像,不要进到偶像的庙里吃祭偶像之物,也逃避那些自称为弟兄又犯罪的人,与他们分离。家庭教会的一些老仆人也如保罗一样,教导要严厉地对付罪恶,防止被世俗玷污。现在一些新兴教会对淫乱的罪惩戒很轻,也不警戒刚刚归信的人。过去曾经侵袭我们的罪,如今会再次旧病复发,应该思考该怎样防止罪和严厉惩戒仍活在罪中的人。

关于吃祭偶像的食物,保罗说可以凭着信心领受,吃集市上所卖的祭过偶像之物,但保罗让我们存着爱心放弃这样的权利。保罗自己做了榜样,他没有用尽传福音的权柄,他本来可以得工价并娶信主的姊妹为妻,但他放弃了这权柄。保罗在这里强调的,是信徒在吃喝上有了自由,这是主所加给我们的自由,但却应为了爱人、得人的缘故,为了软弱弟兄的缘故,节制肉身的需要。所以家庭教会的前辈教导基督徒,要过节俭的生活。一是为了不给别人造成负担,另外就是避免贪婪的心。如果起了贪心,就容易进入试探当中。不在肉体上有节制的人,常常进入偶像的诱惑之中,保罗举了以色列人在旷野倒毙的例子。不要认为面对试探时,自己能够站立得稳。家庭教会的前辈教导圣徒,在吃穿上、在生活上、在诸般的事上,都需要学会为了别人的缘故,为了不将别人陷在试探里面,也为了攻克己身,去节制肉身的需要。当今的信徒在两样诱惑就是媒体和娱乐面前,常常不能节制自己,以至于享受外邦人的食物而受到各样的玷污。所以现今的教会在这方面有很长的路要走。

7-10章,讲到世俗对我们的玷污力仍然是极强的。使徒不轻看这一点,那今天的教会怎样看待这一点?如果信徒不爱慕属灵的吗哪,在属灵的事上殷勤地寻求,他们身处礼拜之中,心可能已经被玷污了。7章中,保罗对圣徒的职责和永生的福乐有全备的认识。论及婚姻和今生的身份,保罗让做仆人的守住自己的身份,结婚的人要尽自己在婚姻中的责任,而没有结婚的人为了更殷勤服事主可以守独身。在这两件事上,保罗劝勉的导向,一是不可忽略今生的职责,二是要将福乐和盼望放在永生中,因为这世界的日子将要过去了。现在的教会,尤其是年轻人的教会,传道人做婚姻辅导时,更多地让人看到婚姻中的幸福,有意无意地鼓励人在事业中成功。年轻人都盼望婚姻幸福,也指望从打工仔变老板。但是若把福乐放在工作和婚姻以及身份的改变中,实际上反倒得不到这样的福乐。使徒让信徒面对今生时盼望永生,这样也才会在今生尽上完全的本分。家庭教会老一代仆人劝勉圣徒在今生要将主的工、教会的工放在第一位。当然有人说他们忽略了自己的家庭,但老一代仆人的婚姻也是很幸福的,虽然夫妻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一般都很满足很感恩。实际上,若没有永生的导向,人实在是不能过圣洁的生活。

11-14章,讲彼此相爱的教会生活。在11章16节保罗首先讲到了秩序。这段讲的核心是男女的秩序是神在创造时所安排的,是神看为美好的事。因为有了秩序,圣徒之间才有温柔安静的相爱关系。14章32-36节也告诉我们,没有秩序就面对争吵,使我们不能安静学道。家庭教会基本上持守这样的秩序。但现在有海外神学的进入,认为持守这个秩序是过于保守了。但保罗不轻看这件事,因为对秩序的破坏制度化,会对教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11章17节到结束,讲圣餐中圣徒要彼此等待省察自己的罪。这一点哥林多教会没有做到,但家庭教会的长辈,对待圣餐非常郑重。在举行圣餐前要预备多日,事先省察。耶稣家庭在圣餐中特别表现出彼此劝勉、彼此关切、彼此相爱。这是圣餐中特别美好的事。

12章,使徒强调在事工之中的彼此配搭。刚强的要担当软弱的,在一个身体中事奉彼此相顾。保罗强调的重点在于,我们的肢体恩赐是多的,但是身子是一个。在一个身体中事奉,众教会合一,是家庭教会很多前辈不断教导的。在家庭教会复兴后,在农村形成一个极大的团契,有一个意识是深入人心的,那就是众教会是在基督的一个身体上服事,所以要彼此切实相顾。所以福音在传开后,城市教会很多仆人多次到农村去,并且复兴时多位仆人共同配搭做工。期间虽然有摩擦,甚至后来也出现了分裂,但众人仍然怀念圣灵做成的这工,也承认这是使徒语重心长的劝勉。

结合以弗所书4章,家庭教会经常讲“七个一”的重要性。许多仆人都讲到了七个一的合一原则(一个身体、一个圣灵、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合一的根基是要守住神的话语。不是神所做成的合一我们不要在其中合一。家庭教会刚开始复兴时,全国家庭教会联络成为一个整体,有人说中国教会是神下的一盘棋。八九十年代家庭教会的联络是非常频繁、密集的。当时虽然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在某地教会发生的事,很快就会影响到全国。家庭教会讲不要统一要合一,总要彼此联络。基本上来说传统的家庭教会在三者上是一致的:基要真理上一致,道路上一致,敬虔追求上一致。在敬虔追求上,和不敬虔的教会要分开;在道路上基本上就是走十字架的路;在基要真理上也是一致的。

13章,讲到爱是最大的恩赐。家庭教会的前辈也特别谈到爱比恩赐、知识更大。老一辈仆人认为相爱合一是极重要的事情。14章,众圣徒在教会中都发挥自己的恩赐积极服事,但是慢慢建立了礼拜的次序。家庭教会里,众圣徒都在追求不同的恩赐,也开始有秩序地使用恩赐来服事主。虽然这样秩序的建立,是经历了一段时间才认识到的。中国的家庭教会被称作平信徒运动开展最好的地方,每个人都追求不同的恩赐,每个人都起来做同工,甚至每个人都起来讲道。

15章,保罗竭尽全力地传讲基督的复活。家庭教会对使徒的福音是持守的,对抵挡使徒福音的自由派神学也极力抵挡。家庭教会认为,对于基要真理我们要持守,但对言词和名目的分别,我们可以搁置这样的争论。不过到底什么是言词名目的争论,也很难辩明。中国人在很多事上不愿意有精确的界定,但对基要真理,如因信称义、基督的受死复活,他们有清楚坚定的持守。

从哥林多后书看家庭教会的灵性样式

首先是在苦难中所造就的灵性,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许多家庭教会都讲过也经历过在苦难中生命的造就。2-5章的经文,特别显出保罗的刚强,在患难中经历了圣灵的大能,经历了宝贝放在瓦器里。因着福音荣耀的大能,使徒在主的面前常常刚强。因此生发了一个果效,就是盼望永生的房屋临到,到时穿上永生的衣服,以至于他们轻看今生。这是使徒灵性的基础:在患难、困苦中圣灵加给他们刚强的心,凭着坚固的信心,在各样患难中常常得胜。因这刚强的信心,盼望基督再来,由此也生发了仁爱的心,使他们面对软弱的圣徒时,有基督羔羊温柔的灵。在面对问题重重的哥林多教会信徒时,保罗说他的言语劝诫只是为了加添他们的信心,帮助他们的快乐,不是辖制他们。保罗说我对你们说话好像是对我自己的孩子一样,甚至对那个收了继母又悔改了的人也是说“恐怕我说得太重,以致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保罗总是生发出基督的温柔。

从家庭教会的老仆人身上,也能看到他们判断问题时,满有基督的温柔,满有基督的慈爱,刚强之中有温柔,刚强中使人常常得胜。

在曾受一些老仆人教训的教会里面,虽然这些仆人有十多年不来了,无论唱诗还是讲道,在聚会的场所好像仍然有他们的声音回响。这些教会讲道的样子、聚会的气氛极其刚强、有力。笔者以前听一位老仆人的教训也有如此的感受。但同时又会感到如沐春风,非常温和,听了以后长久回响。神将他们的生命造就得非常谦卑,总是讲自己的失败。他们生命中这样的刚强,也鼓励到许多家庭教会与三自分离,在三自的攻击和环境长期的压力下刚强得胜。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比他们的教训还重要的是他们的见证。笔者在浙江某教会的时候,看到他们的唱诗怎么那么有力量,不是故意抬高声调,不是有意三遍四遍地唱,是唱一遍两遍就让我们的心达到了特别爱慕主甚至愿意为主受苦的地步。因此就看到他们灵性的影响力。

长辈在患难中形成了刚强的样式,但同时他们有温柔的心。他们的劝勉里面不带有尖锐的气息,就像保罗一样,对那个收了继母又悔改了的人,保罗劝圣徒接纳他,免得被魔鬼的诡计所胜,因我们并不是不晓得魔鬼的诡计。保罗总说我好像对我亲爱的孩子说话一样。家庭教会的仆人也是如此,在患难中知道了主体谅他们的苦难软弱。蒙了主的体谅得了主的安慰的人,就能够体谅安慰他人,所以他们有慈爱的心有温柔的灵魂。

这些主的仆人都讲到,主藉着十字架、藉着外部的环境对付自己里面的生命。很多仆人说,在受苦时不是恨恶那逼迫他的人,而是恨恶自己的生命。圣灵更多使他们想起过去放纵情欲的事。如杨安溪老人讲自己受鞭打时,主让他想起过去在异性面前炫耀自己健壮的体格的事。还有一位老人,他是北京基督徒学生会的一员,被打成王明道反革命集团的一分子。他说:“我二十多年蹲监狱是主管教我,我不是受主的试验,我是受管教。”在患难中他们的生命受到造就。经过试炼,神保守他们完全,让他们的心仍然刚强忍耐,不恨恶那逼迫他们的人,反倒为他们祝福和祷告。

还有第三个是谨慎。正如8-11章体所现的使徒的谨慎,家庭教会的仆人们在三样事情上是谨慎的。一是在财务上。保罗说,我们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这样。对待教会的管理需要谨慎,尤其在财务上。上海的一些老仆人,在白天虽然下雨天很黑,吃饭的时候也不开灯。他们在金钱上很谨慎,不亏欠别人一分钱。二是在权柄上。对待所得的权柄,保罗谨慎地使用,为要造就圣徒。关于权柄,保罗特别谨慎地划定界限,清楚地知道主加给他权柄的界限,谨慎自己不越过这界限。但并不是说不作为,面对敌真道的事,保罗勇敢地使用权柄,斥责罪恶,与异端抗争。家庭教会在这样的事上甚至经历一些失败后,能更多地认识到主量给我们的界限是什么。对待别的教会的服事也要有界限,本教会本团契里面权柄如何运用也应有清楚的界限。这一点我们应当效法有律法传统的西方教会。第三是在教训上。保罗要各地的信徒谨慎接待,小心持守起初传给他们的福音。11章讲到不要接待那些违反纯正福音教训的,保罗说不要领受另外一个福音。家庭教会在接待的事上也显得越来越有智慧。但怎样判断什么是纯正的福音,我们需要对此有更加清晰坚固的认识。两千年来大公教会和历代圣徒对此已经提供了一种精确的认识,可供我们学习。

家庭教会老仆人还有特别的一个谨慎,不让别人将自己看高了。如同12章所讲: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过于圣经上所记;恐怕我自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身上。这些老仆人作见证时,更多的是讲自己失败的例子,讲主的恩典是怎样的。一位老仆人常常讲:“我是古立奈人西门,我是被迫背十字架的,我是不情愿的,但背上以后就发现神的恩典更大,后来才情愿背了。”他更多谈到自己肉体的失败。我也听到很多老仆人自己暴露自己里面的丑陋,让人不要把他们给看高了。

4章,讲到患难困苦之中生命的建造。使徒为耶稣的缘故被交于死地,死在他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信徒身上发动。11章23-33节也讲到苦难建造生命,在这八样危险面前,保罗靠着恩典持守住了。保罗经历了这些危险,但他不夸耀自己的属灵经历,他夸耀的是主的恩典。家庭教会的仆人也一样。在患难困苦之中,神造就他的仆人成为谦卑,知道自己的软弱。家庭教会特别看重仆人在受苦中的三重经历。第一,蒙恩得救的经历。很多人是在受苦中信主的,如生病、家庭的变故等。第二,忍受苦难做工的经历。为主受苦传福音的经历,神的仆人特别看重这一点。第三,生命受对付的经历。老仆人们特别看重患难造就人的谦卑,有了谦卑才有一切在基督里的美德,生命受对付,与主同死同埋葬。这三个方面的经历,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教会宝贵的财富。我们确立一个弟兄为传道人时,也应看他蒙恩的经历,看他蒙召的经历,看他在教会中担当重要的尤其是负责性的职分的时候,生命是否受过对付。一个人生命要成熟,需要经过苦难,这个苦难不一定是要经历文革那样的年代,但经历冤屈,在患难中仍忍耐做工,这是很多仆人都看重的,也符合圣经的教训。有过这样经历的人,不再活在血气中。这样的经历可以彻底显出一个人在主面前所领受的恩,以及他在教会中可以担当的职责,显出神对他的造就和预备。与神同工的人能知道这样的仆人可以得到主的重用,在教会中做众圣徒的榜样。

从彼得前书和启示录看家庭教会与世界争战的灵性和品格

家庭教会的老仆人们在患难困苦中常作预备,用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越来越多地学会了谨守警醒,等候主的再来,用坚固的信心抵挡恶者。他们在患难困苦中被世界钉死,指望唯独在乎神。他们约束自己的心,以受苦的心志作为兵器,与罪断绝。在世度日不从人的心意,只从神的旨意,不像世人那样走放荡无度的路。他们应对世界逼迫的同时,也与这今世的风俗争战。因为原来巴比伦就既是逼迫神子民的,又是诱惑神子民的。

仆人们越来越被锻造成这样有争战的灵性以后,他们不满足于老底嘉教会的不冷不热,也不满足于以弗所教会那样丢弃了起初的爱心,而是愿意在争战中不断地被主更新,形成了不断地争战不断地更新的灵性以及端正的品格。我曾听到一位已故去的老仆人讲,当地教会的弟兄姐妹以做“得胜者”互相勉励,而在教会历史中只有受大苦难的教会才会如此。我们要思考,当今的教会是不是与世界争战,以至于不断被更新呢?教会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没有争战就没有更新,就没有得胜,实际上就没有长进,也就没有圣洁,也就常常被玷污。现今教会常讲圣徒得救以后要服事这个社会。是的,我们要在这世界中作光作盐。但如王明道先生所说,没有争战的心,没有圣洁的性情,你岂能在世界中做中流砥柱呢?教会所做的各样事工包括门徒训练,是不是达到主所要求的分量呢?敬虔操练是否能充足地造就众圣徒?是不是要求圣徒与这世界争战呢?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在各样的品格上有一点一点的加增,而不是争战中寻求端正无瑕疵的品格。

从提摩太后书看家庭教会首重道路的传承

最后我想从提摩太后书谈一下家庭教会首重道路的传承。保罗要提摩太和众教会都要持守使徒所传神纯正话语的规模,有三个角度:一个是道路,一个是真理,一个是生命。要守住神的道,就要按正义分解神的道,要持守使徒所传的福音,这是从真理的角度。从生命的角度,保罗让提摩太不但要继承他一切的教训,还要继承他的品行、志向、信心、爱心、忍耐等等。保罗还讲到,要躲避那些有敬虔外貌却背了敬虔实意的人,这属于道路方面的要求。家庭教会前辈讲:道路不清,真理不明;道路不清,生命活不出来。他们像保罗一样重视道路。保罗讲到,要凭着信心背十字架忍受逼迫;面对软弱的圣徒,要温温和和地待众人;面对外部环境压力,就是和平时期也要有受苦的心;要为主的名忍受苦难,不要贪爱这个世界。保罗的道路区别于徒有敬虔外貌的人,区别于以敬虔为得利门路的人,这道路来源于主耶稣。实际上道路只有一个,背十字架跟随主。这必然要求舍己,离弃世界,以清洁的良心事奉。

保罗讲要抵挡那些说复活的事已过的人,又说凡称呼主名的人总要离开不义。神的工人在事奉时,要躲避假先知,这些假先知一是偏离了使徒所传的福音,二是使人不能成为圣洁,甚至让他们所教导的妇女担负罪恶,常常学习终究不能明白真道。如果不躲避这些假师傅,就不能明白真理。道路如果不清,对真理就不能领受,也活不出敬虔的生活来。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人,都要有一个心志,就是预备受逼迫。要守住道路,如果知道有人教导的不符合圣经,我们要保守自己的心志。现在有人走第三条道路,就是所谓非三自非家庭,笔者想借此提出警告劝诫,不要试图走在这条路上,明明知道三自的问题却与之妥协。还有对走极端灵恩路线的人,要特别小心。奉行成功神学的人,可以直接讲他们内心已经不清洁了。

和谁混合在一起,实际上一定会受他的影响。今世的风俗容易混杂在有真道之处,敬虔的容易受不敬虔的影响。保罗也在2章22节说,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和什么人在一起,和什么人有所分别,这很重要。所谓的道路就是说这样的问题。当别人看你这个教会和你这个仆人竟然这样做,别人也可能会效法。所以一定要重视道路。

结语

中国家庭教会在属灵上刚刚学习了一段时间,好像经历了极大患难的路得一样,在信仰上也有路得的忠贞,有在受苦中至死忠心的传承,过去几十年所形成的神学都是苦难神学。路得信仰的路不长,但遇到了同样敬畏耶和华的波阿斯,他们二人结合,使以色列民获得更大的丰富,也生出了敬虔的后裔大卫。家庭教会有其美好的属灵传承,但也应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路得的忠贞,应该加上波阿斯的丰富。中国家庭教会和西方大公教会优良的传统相结合,也可能同样生发敬虔的后裔。(西方大公教会的传统,主要指初期教会的信经和宗教改革者的教训,改教者认为他们才真正继承了大公教会的正统,而非罗马天主教会。)西方教会两千年的历史虽有诸多失败,但圣灵在他们中间依旧成就了极重大的事,也产生了极多的宝贝,特别是在真道上的丰富。路得和波阿斯的相遇,应当是我们的期待。

在家庭教会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复兴之后,从1997到2008年,在北京等大城市,实际上又出现了复兴。但这个复兴,主要跟宣教士的工作有关,复兴的教会主要是新兴教会。神学上他们学习了西方真道的传承,治理结构和牧养上直接学习了西方的方法,和传统的家庭教会关系并不大。路得和波阿斯如果没有相遇,可能结果就会是路得仍然走路得的路,波阿斯还是走波阿斯的路。现在的新教会有可能不理会传统家庭教会的传承,或者表面上理会实际上不理会。我们今天谈家庭教会的属灵传承,有一个目标就是促成这种结合。


注解:


1、本文根据作者的口述与资料整理。——编者注
《教会》2014年1月总第45期(https://www.church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