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堂搬到家裡!评温州三江堂强拆事件



5/19/2014

作者:杨彰兴  为北美华人家教会先行者、纽约史德顿岛家教会创办人

素有中国「耶路撒冷」之称的浙江省温州市教堂及十字架强拆风波震动全球,三江大教堂一夜倒塌令很多人哀哭,同情与反思的舆论不绝于耳。在一片哀歎的哭泣和悄然的惋惜声中,很多人不禁疑问:站在十字路口的温州乃至大陆教会的未来何去何从?



关于温州三江堂事件的报导与评论很多。为何当地政府强拆教堂?大陆很多网友以当事教会信徒或知情者的名义对外释放内幕消息。另一方面,政府透过官媒给出的理由无法解决所有疑问。

双方都承认的事实:三江教堂确实违章;这也成为政府实施强拆的藉口。但是三江教会方面指「违建」背后有隐情,应被理解和同情。人权律师认为当地政府有失职之处,处理违章教堂过于粗暴。

笔者无意参与这场讨论当中,但更加关心温州乃至中国教会的未来。相信绝大多数基督徒都同意:上帝既然允许三江堂事件发生,必有祂的旨意;而且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高大辉煌的三江大教堂被夷为平地无疑令信徒痛心疾首, 但从中国教会的历史可以知道逼迫不能消灭基督徒,反而促使教会的复兴。在试炼面前,基督徒深刻的自我反省是必要的;相信危机之后必有转机,因为上帝在掌权。

BBC中国总编Carrie Gracie评论说,温州很多基督徒是私营企业家,他们把在市场中竞争意识带入教会,以至在建造教堂时出现攀比风,想把自己的教堂建得最大,造成树大招风的隐患。

另有温州传道人承认当地确实存在建堂攀比之风,但福音工作未获得同等力量的投入,不禁提出质疑——盖教堂的真实动机是为了荣耀神,还是另有私心?

当然,无论背后动机如何,政府强拆教堂的粗暴行为令人遗憾,也很深伤害了基督徒的感情。但三江堂悲剧不能仅停留于眼泪与抗争,基督徒也要自我省察,或许可以迎来海阔天空。

笔者在纽约史德顿岛开创家教会十馀年,多次分享从传统教会转入家教会的心声。但当笔者鉴于大陆目前无论是三自教会或家庭教会受传统教会模式影响愈来愈深时,便在基督日报发表文章《浅析在中国大陆发展家教会模式的必要性》,值得一读。

笔者在文章指出「中国家庭教会一直在受管制的情况下发展未尝不是神的美意」,中国教会之所以在火的试炼中兴旺绝对离不开家教会模式的因素。虽然主观上有些不情愿,但反促使中国教会在类似初代教会的模式下运作!

什 麽是家教会?这有别于中国的家庭教会,正如过去笔者所言,大陆的家庭教会,虽有「家庭」之头衔,但与初代教会盛行的家教会模式不同,而我在这里所分享的家 教会,正是回归初代教会的模式。大陆的教会若要保持复兴的火焰、承担宣教大使命,就必须回归到初代教会的家教会模式!

笔者在文章中逐一仔细分析道,无论是政治、经济、牧者与教育资源、还是教会传统来看,家教会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中国是推行家教会运动最好的土壤。

但因为一些原因,家庭教会尤其城市家庭教会开始走传统教会(神职人员+礼拜堂)路线,甚至热衷筹款建堂,而三自教会则一直秉承传统教会模式。

传统教会模式在西方国家被证明进入了死路,弊端显露无遗,分化福音工作的力量,拖累宣教事工的发展。面对紧迫的福音遍传之挑战,传统教会模式不仅很难打开局面,反倒成为包袱。

反观浙江目前的局势,信徒犹如站在十字路口,很多人反思,留守三自教会,或是选择非官方背景的家庭教会。但笔者认为浙江乃是中国的基督徒仍面临另外一种的抉择:即传统教会模式与家教会模式的抉择。

现 在浙江政教关係紧张,大陆的宗教信仰环境未来走向很难把握。虽然家教会模式并非绝对百分百塑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但无意可以将外在压力降至最低,这一点值 得大陆弟兄姊妹深思。笔者也不禁要问:面对複杂、变幻莫测的未来局势,我们究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抗争?还是传福音和造就信徒上?若是后者,笔者认为家教会 模式乃是最理想的选择。


总而言之,中国家庭教会若要突破各样的挑 战,就必须先冷静下来,回归圣经,从初代教会的模式中寻求答桉。没有了宏伟的大教堂,信徒可以在家中敬拜主、拓殖发展,不必为此感到亏欠主,因为神不住人 所造的殿宇,更何况新约的耶路撒冷教会就是採用家教会模式。人可以拆毁教堂,却无法拆毁基督徒的信仰。中国教会的复兴不是因为教堂盖得有多大多高,而是信 徒对上帝的信心;在大逼迫下,家庭聚会帮助信徒保守了信仰;如今面对新的试炼,倘若信徒依然持守信心,必再迎来新的复兴。

盼有心的弟兄姊妹能研读《浅析在中国大陆发展家教会模式的必要性》,求神感动大家认识初代教会盛行的家教会理念,一起把教堂搬到家裡,让家变成教会,让家教会遍地开花,结出福音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