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密尔的《论自由》



10/28/2014

作者:萧瀚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微博签名档都写着这么句话:“群己权界:恶猜公权,善待私权;宁枉公权,不冤公民。我的自由,你的边界;你的自由,我的边界。”其中后十六字“我的自由,你的边界;你的自由,我的边界。”即密尔着力探讨的问题。


密尔(即“穆勒”)这本《论自由》,随便翻翻不算,完整通读,已有多遍,此次读的是广西师大出版社2011年8月出、孟凡礼先生新译本的电子书,从亚马逊上买的。好书不只是百读不厌,而是每次重读都会产生新的思想碰撞,作者和读者的对话,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阻隔的。

1.密尔开宗明义说他谈的自由“不是所谓的意志自由,而是公民自由或曰社会自由,也就是社会所能合法施加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阿伦特《何为自由》甚至将“意志自由”、“思想自由”都斥为虚假之物,认为自由当然只有在具体的生活(甚至只有政治生活)中才能显现,他们关注的问题其实差不多,只是阿伦特更具共和主义气质些。

2.密尔用了大量篇幅详细讨论和界定各种自由的边界。自由是个关系中的概念,没有超过两个人以上的关系,自由就不存在;如果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那么我就可以为所欲为,这不叫自由,因此,要将何为自由讨论清楚,必须界定自由的边界,这就是为什么严复先生将此书译为“群己权界”的原因。

3.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微博签名档都写着这么句话:“群己权界:恶猜公权,善待私权;宁枉公权,不冤公民。我的自由,你的边界;你的自由,我的边界。”其中后十六字“我的自由,你的边界;你的自由,我的边界。”即密尔着力探讨的问题,他想给个人、社会和政府之间寻找出一条和谐共处的合适边界。

4.许多习惯了奴役生活的人,听到自由这个词,第一反应常常是反驳说“没有绝对的自由”,这话当然是废话,但这废话的背后却大有来头(略去详述)。在他们眼里,如果你倡导自由,你就是想为所欲为,他们无法理解自由与责任相联,更不明白自由正如人类任何一种关系,存在各种边界,并且随时代变迁而调整原有的边界。

5.作为效用主义伦理学大师(通译“功利主义”贬义甚重,故不袭),密尔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因为自由对于个人而言是好的,同样重要的是,个体的自由对社会也是好的,这种思路和论述方式在全书中到处都是。比如,他在谈及自由贸易的好处时,就列举了政府管制带来的问题——而自由市场把它治好了。

6.密尔一直强调仅涉己身之事社会不宜干涉,政府则无权干涉,只有在一些非常特殊的紧急状态下,才可以为了维护当事人利益而暂时限制其自由。“仅涉己身”虽会有些大致范围,但往往随时代变迁,密尔因注意到这个问题,从而认为完全不存在不随时间变化的自由,对此我既不同意也不反对,无法确凿判断。

7.此书受托克维尔《民主在美国》提出的多数人暴政问题影响很大,这一概念击中了密尔的思想痛区,因此本书中有不少内容是通过界定个体自由与社会权力的边界,来阐述防范多数人暴政的重要性,他先后提到了苏格拉底和耶稣这两次人类历史上最着名的多数人暴政桉例,告诫人类,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

8.密尔多次提及中国,跟那时候绝大部分西方思想家一样,在吃了一通伏尔泰、笛卡尔、莱布尼茨等集体腌制的法国摇头丸之后,许多思想家都发现了他们对当时中国的赞美存在严重问题,与孟德斯鸠、黑格尔一样,密尔也同样敏锐地注意到了个体自由在中国几无发育,皇帝之下,中国人皆是奴,官员也毫不例外。

9.密尔虽自称不赞成卡莱尔的英雄崇拜论,但相信天才在历史上的关键作用。密尔认为,天才人物因引领新潮,是社会改革最重要推力,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如此,因此要给他们适当空间,只有宽待特立独行的社会才能让天才健康生长,才能使得他们对社会做出贡献,否则必被扼杀,而社会因此陷于停滞之中。

10.笛卡尔对中国的科举制欣羡不已,密尔则以中国为例告诫说,如果政府将社会上最杰出人士都搜罗去当官,那么这个社会必然会变成相当保守反动的社会,因为最具改革的力量都被招安了,变成了反改革势力。密尔也是个小政府主义者,对加强政府权力充满警惕和怀疑,他最坚定的观点之一,就是政府权力要尽可能分散,不至于危害人民的自由。

11.密尔还谈及许多有关自由边界的实例,通过他对这些实例的看法,可以清晰地发现自由的时间性,即自由是在变化的,无论怎样,至少宪政国家的人民,他们个体自由的疆域明显比19世纪时拓展了许多。幸好密尔不可能活着见到肆虐20世纪并延续到21世纪的极权主义,否则不知他会多么愕然悲伤。

2014年10月21日于追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