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日子之历史影响--对上帝政治日程的历史思考



3/28/2016

毛志斌 


大 纲

前言

主的日子与末世论(Eschatology)

一、 主的日子的提出对先知传统的影响

1、阿摩斯书首先提出主的日子及历史背景
2、先知书中主的日子对以色列及犹太教末世论的影响

二、主的日子对初代教会的影响

1、 新约中主的日子与初代教会末世论观
2、 主的日子对初代教会历史的影响

三、主的日子对当代的意义

前言

“想望耶和华日子来到的有祸了!你们为何想望耶和华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没有光明,景况好像人躲避狮子又遇见熊,或是进房屋以手靠墙,就被蛇咬。耶和华的日子不是黑暗没有光明吗?不是幽暗毫无光辉吗?”(摩5:18-20)
圣经中末世论的思想无疑对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有着远超过我们理解的关键和深远影响,20世纪历史的主线:共产主义和纳粹主义两种极权主义思潮和实践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及各种地区性战争。从圣经末世论的角度,无论是国际共产主义的理想还是纳粹的第三帝国其实是后千禧年主义的世俗化盗版。弥赛亚被伟大领袖或元首冒充,上帝选民以色列和基督徒的地位被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布尔什维克党或纯种雅利安人及其冲锋队纳粹党用暴力恶意取代。空前残酷杀戮的战争和越加频发的大地震及各种自然环境灾害,警告着人类罪恶满盈的那日越加近了。然而“耶和华的日子”是基督耶稣再来的日子,圣经说是出人意表的(帖前5:2,彼后3:10),更是“大而可畏的日子”(珥2:31),因为,上帝对人类终极的公义审判在那日展开,这个世界人类的历史将真正终结。这个“大而可畏的日子”对每个在现实中的人所作的人生抉择有非常大的意义和潜在影响。所以,本文考察圣经中“耶和华的日子”(主的日子DAY OF THE LORD)的启示及观念在历史中的影响,及探讨这个圣经末世论的关键主题在当代的意义。

一. 主的日子的提出对先知传统的影响

1、 阿摩斯书首先提出主的日子及历史背景

虽然先知以赛亚、约珥、俄巴底亚、以西结、西番亚、撒迦利亚都在书卷中宣告过主的日子(耶和华的日子),但一般认为“耶和华的日子”(DAY OF THE LORD)这个词组最早出现在出身为牧羊人的先知阿摩斯书中。阿摩斯书5章18至20节:“想望耶和华日子来到的有祸了!你们为何想望耶和华的日子呢?那日黑暗没有光明,景况好像人躲避狮子又遇见熊,或是进房屋以手靠墙,就被蛇咬。耶和华的日子不是黑暗没有光明吗?不是幽暗毫无光辉吗?”(摩5:18-20) 在对以色列的神谕中出现了“耶和华的日子”(DAY OF THE LORD)。根据经文摩1:1,阿摩斯作先知的时期在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世(782-753B.C)和犹大王乌西雅(767-739B.C)的年间。以赛亚在同期稍晚乌西雅王晚期(约主前740)开始做南国犹大先知,先知约珥、俄巴底亚时代不确定,按中、晚期说是在被掳后期则是晚于阿摩斯先知。主前721年北国以色列被亚述所灭,从此在历史中消失;主前586年,耶路撒冷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攻破,圣殿被毁,南国犹大灭亡。所以阿摩斯是最早发出关于“耶和华的日子”预言的先知。

平民先知阿摩斯在北国以色列传耶和华的信息的时候,正是耶罗波安与乌西亚的太平盛世,是分裂以来最繁荣富强的年代。耶罗波安二世作王41年,在政治和军事上收复、拓展了以色列的疆界接近大卫和所罗门时期(王下14:2;14:28),四境干戈止息,列邦进贡、商贸繁盛,人口大增,国威远播,全国上下沾沾自喜,以为强盛无敌,道路(富国强兵)、理论(巴力宗教崇拜)、制度(政教合一、王权专制)“三个自信”。阿摩斯书描绘了该国在繁荣中人们放纵享乐、信仰虚假、膜拜巴力偶像、随从淫邪风气、道德败坏、自私贪婪、不公不义的社会、政治罪恶空前加剧景象(2:4,3:9-10,14,4:4-5,5:7,26)。贫富两极分化,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因城市人口大增,房地产繁荣,富人、统治阶层建造豪华的住宅(3:15;5:11;6:4,11),而穷人遭受法律、经济上不公不义、强暴的压榨剥削(2:6-8,4:1,5:7,10-13)。读阿摩斯书的中国基督徒会自然产生对比今天中国的联想。

耶和华上帝拣选呼召一位贫寒出身的先知阿摩斯来宣告全宇宙主宰对邪恶列国,尤其是以色列的刑罚审判的临近。阿摩斯的信息针对时弊,对社会不公、权贵者的贪婪不法、虚伪不公大力鞭挞。先知严词斥责统治者和祭司在伯特利和吉甲献祭的虚伪,宣告耶和华神厌恶这些没有公平公义的人所献的祭。“我厌恶你们的节期,也不喜悦你们的严肃会。你们虽然向我献燔祭和素祭,我却不悦纳,也不顾你们用肥畜献的平安祭;要使你们歌唱的声音远离我,因为我不听你们弹琴的响声。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摩5:21-24) 。他不顾自己安危,义正严词宣告神对列国和以色列的刑罚审判的神谕,被伯特利祭司亚玛谢向耶罗波安王诬告他图谋反叛(7:10-13),但阿摩斯没有屈服,宣布自己乃是奉耶和华的命令发预言,他直言宣告说:以色列民一定被掳!这位宣告耶和华上帝正义的伟大先知开创了后先知时代的直言社会和政治罪恶的先知传统。他所宣告的“耶和华的日子”是一个上帝超自然介入这个世界,以果断行为改造人类社会和施行公义审判的日子。这深深影响了后世以色列民的心理。

2、先知书中主的日子对以色列及犹太教末世论的影响

几乎同时代的南国犹大的伟大先知以赛亚则更明确的宣告了“耶和华的日子”这个降罚和审判的日子的临近。

“必有万军耶和华降罚的一个日子,要临到骄傲狂妄的;一切自高的都必降为卑;又临到利巴嫩高大的香柏树和巴珊的橡树;”(赛2:12-13)

“你们要哀号,因为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了!这日来到,好像毁灭从全能者来到”(赛13:6)。

“耶和华的日子临到,必有残忍、忿恨、烈怒,使这地荒凉,从其中除灭罪人”(赛13:9)。

而且,在先知以赛亚的神谕中,“耶和华的日子”这刑罚的日子,更加清楚的具有了末世论的含义。以赛亚书第二章第一次出现“末后的日子”( the last days)的预言。

“亚摩斯的儿子以赛亚得默示,论到犹大和耶路撒冷。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将祂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祂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祂必在列国中施行审判,为许多国民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赛2:1-4)
“末后的日子”原文('acharith hayyamim),'acharith通常指说话者心目中一段时间的结束,不论是长是短。'acharith在七十士译本中通常译为eschatos(“最后的”、“结束”)。它是re'shith(“起初”)的反义词(见创1:1)。'acharith圣经中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末后”的时间长度。赛2:2“末后的日子”涉及神“威严”(第10节)的显示。“到那日”,“惟独耶和华被尊崇”(第11,17节),这日子是降罚和审判的日子,在这“万军之耶和华的一个日子”(第12节)。就是“耶和华兴起使地大震动的时候”(第19节)。世上的万国万民都要恐惧躲藏耶和华的烈怒(赛2:10-21,启6:14-17)。而这“末后的日子”的预言中,又带出一个最后耶和华在地上实施统治的和平千禧国度的概念。

接着同时代的先知弥迦也在平行经文弥4:1-4的下文中预言“耶和华要在锡安山作王治理他们,从今直到永远”(弥4:7)。宣告以色列民终将从巴比伦的被掳中归回,锡安恢复“从前的权柄”的时候(弥4:8,10)。所以赛2:2“末后的日子”就是在弥赛亚的国度建立的前夕。这样“耶和华的日子”不仅仅在先知们预言中是即将发生的被掳事件,也是重叠指向“末后的日子”的末世论意义的日子。接下来被掳时期前后的先知们不断重申着“耶和华的日子”对悖逆的耶和华子民刑罚审判,这些刑罚的方式各有不同,神或透过敌人入侵(摩5-6,赛13,结13:5),或藉着自然灾害(珥1-2)。这样的刑罚、审判不只是发生在被掳时期,也将发生以后的历史和“末后的日子”

“耶和华在祂军旅前发声,祂的队伍甚大;成就祂命的是强盛者。因为耶和华的日子大而可畏,谁能当得起呢”(珥2:11)?

“耶和华的大日临近,临近而且甚快,乃是耶和华日子的风声;勇士必痛痛的哭号”(番1:14)。
“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你的财物必被抢掠,在你中间分散”(亚14:1)。
“耶和华降罚的日子临近万国。你怎样行,祂也必照样向你行;你的报应必归到你头上”(俄1:15)。
“那日是主万军之耶和华报仇的日子,要向敌人报仇。刀剑必吞吃得饱,饮血饮足;因为主万军之耶和华在北方伯拉河边有献祭的事”(耶46:10)
“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珥2:31)。
“许多许多的人在断定谷,因为耶和华的日子临近断定谷”(珥3:14)。

虽然被掳时期,先知们预言了“耶和华的日子”和以色列和犹大的被掳及归回。以赛亚也预言了此“末后的日子”与一位受膏的弥赛亚来临非常有关。(赛61:1-3,参本人《仆人之歌与弥赛亚历史形象》一文),而但以理在其就人类历史的终结预言中,暗示有一位受膏的君王在末后的日子将临。(但9:24-27),但就犹太教来说,世界的终末和来世的观念要到主前二世纪的马加比时期才在犹太思想中形成。失去圣殿,被掳巴比伦的犹大人靠着妥拉(摩西五经)、先知经卷维系了以色列民族和精神的延续,正像他们以后2000多年流散世界的历史一样。当以色列民历经巴比伦之囚的苦难刑罚返回耶路撒冷,被称为犹太人后,又经历希腊塞琉古王朝希腊异教和文化的侵入。安提阿古四世(希腊语:Αντιοχος ο Επιφανης;约前215年-前164年)为强迫推行希腊文化把圣殿改为宙斯神庙,用猪献祭污秽圣殿[1],激起马加比起义。[2]正是在激烈抵抗希腊异教文化入侵中,在先知们“耶和华的日子”预言的残酷现实应验对民族心理的冲击中,对一位在随“耶和华的日子”到来,恢复大卫王朝荣耀的大卫后裔,复兴以色列,打败以色列仇敌在地球上建设一个博爱、正义、真理与和平王国的弥赛亚君王的盼望深入犹太人的心中,犹太教的末世论的主要观念形成了。正如耶利米先知所说 “耶和华的怒气必不转消,直到祂心中所拟定的成就了。末后的日子你们要全然明白”(耶23:20)。

二、主的日子对初代教会的影响

1、 新约中主的日子与初代教会末世论观

第二圣殿期的犹太教弥赛亚概念带有强烈的具体的、今世的选民国度特征,他们盼望的弥撒亚是一个受到耶和华神膏抹的凡人,一位摩西式带领以色列民族重演出埃及“元叙事”(metanarrative)的伟大先知(申18:18-19)[3],一个代理雅巍作王的乌托邦理想国的国王,而不是神。他会为以色列施行公义,向列国施行审判,并开启时空宇宙之内全新、不同的阶段。可以说,犹太教的弥赛亚国度主要是一个终末论的政治概念,它体现了犹太人的民族复兴愿望,同时又表明了建立人间完美社会的政治理想,兼有民族主义和普世主义两种性质。这个弥赛亚国度跟随着“耶和华的日子”发生,并在先知们预言的一系列重大的末后事件应验后到来。

因此,在耶稣所在的一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犹太人因着两大信念,一神论和拣选,使他们将焦点放在一个发出伟大盼望的故事:有一位独一真神,祂是以色列的神,祂就快要采取行动这样彰显自己。以色列终于要从被掳(被占领)归回,邪恶(外邦异教和犹太教的异端)终于被打败,雅巍终于重返锡安。”[4] 当耶稣在旷野胜过魔鬼的试探,开始祂的工作,天国是祂传讲的信息核心。“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4:17)」。就是在宣告以色列盼望已久的终末性的“耶和华的日子”已经很近了。以色列的故事就要臻于高潮,国度降临了!耶稣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表明神的国随着祂自己的来到终于在地上展开。“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太12:28)。符类福音中撒种的比喻(太13章,可4章)、凶恶园户的比喻(可12:1-12)以及耶稣讲的其它关于天国的比喻,寓示藉者耶稣自己的工作,以色列的历史已经来到伟大的高潮时刻,种子(神的道)流失的日子就要过去,结实收成的日子到了;盟约将被更新;雅巍要亲自重返,将祂的话“撒种”在祂的子民中。作为终末先知,耶稣对以色列全国发出了彻底悔改的呼召,无论是加利利乡村的百姓、税吏和罪人、渔夫和奋锐党人,还是公会的法利赛人和文士(太11:20-24,太12:38-9,路11:29-30,路13:1-5,路5:29-32)。祂所发出的终末性悔改呼召,在被掳时期先知们的犹太教国家性的悔改回转呼召之上,革命性的重新定义了。也既祂要带来的不仅是从被掳掠归回(从被占领得自由),更是盟约的更新,终末的“罪得赦免”得自由(“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8:36)。);也不仅是个人性的、道德性的“罪得赦免”,更是建立在与祂关系上心灵的更新(“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西3:10))。而这盟约不再只是给以色列的了,而是终末性的惠及全人类的世界新秩序(太28:18-20,徒1:8),就是神的国从祂诞生了。这神的国只关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14:17)

这个已经随着耶稣降临的神的国,却“不属这世界”(约18:36)。暗示祂的国和犹太革命分子追求的国并不相同。复活后的耶稣强调,这个新开始的神的国度,并不是在某个特定区域,也不是门徒们看到他们跟随的主复活后,所兴奋地期待的以色列国复兴。“他们聚集的时候,问耶稣说:「主啊,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耶稣对他们说:「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徒1:6-7) ,正如耶稣在马太福音24章回答门徒关于祂再来的征兆和世界末了的问题反复告诫的。“「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太24:36)。因此这个已经随耶稣基督降生、钉十字架、复活、赐下圣灵而临在地上的神国,仍未在历史中完全,Already,but not Yet. 永恒的上帝国度正在通过耶稣本人的道和作为进入这个世界,而上帝国度要完全成型在地上,新约的作者们明确指出是要到“主的日子”。保罗说“我劝你们:无论有灵、有言语、有冒我名的书信,说主的日子现在(现在或作就)到了,不要轻易动心,也不要惊慌”(帖後2:2)。随着耶稣基督十字架所订立的新约,使徒行传记载五旬节教会的建立。旧约“耶和华的日子”的盼望在初代教会中成为对“耶稣基督的日子”的盼望。基督耶稣再来的日子就是末后终极公义审判来临的“雅巍大而可畏的日子”(珥2:10-11)。这样,基督再来的日子所蕴含的终极公义审判的临到,使祂许多同时代的人和以后每一个时代,都把祂看为对每一种社会制度提出挑战,要求每一种社会制度在上帝审判时做出说明的人。

“祂也必坚固你们到底,叫你们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日子无可责备”(林前1:8)。
“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林前5:5)。
“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腓1:6)。
“切切仰望神的日子来到。在那日,天被火烧就销化了,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但我们照祂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後3:12-13)
保罗、彼得的书信教导基督再来的日子前,基督徒要如何过敬虔的日子等候盼望,同时象耶稣基督一样警戒圣徒不要听信末后时代各种层出不穷的假先知、假教师、假基督蛊惑人心宣称“主的日子”现在已到,不要作愚昧的猜测计算。
“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作:喜爱那美好的事),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腓1:10);
“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腓2:16)。
“我劝你们:无论有灵、有言语、有冒我名的书信,说主的日子现在(现在或作就)到了,不要轻易动心,也不要惊慌”(帖後2:2)。
“因为你们自己明明晓得,主的日子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帖前5:2)。
“但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彼後3:10)。
“我劝你们:无论有灵、有言语、有冒我名的书信,说主的日子现在(现在或作就)到了,不要轻易动心,也不要惊慌。人不拘用什么法子,你们总不要被他诱惑;因为那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帖後2:2-3)
老约翰在拔摩海岛囚禁时领受天启写下的《启示录》最后完成了基督教的末世论,初代教会最终确立对基督再来地上建立千禧年国度的前千禧年末世论初代教会圣徒们就是怀着死后复活与基督在千禧年同作王的荣耀盼望殉道的。“在头一次复活有分的有福了,圣洁了!第二次的死在他们身上没有权柄。他们必作神和基督的祭司,并要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启20:6)。

2 、主的日子对初代教会历史的影响

在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有许许多多犹太国度运动与团体,昆兰的爱色尼人、施洗约翰的门徒、耶路撒冷的法利赛人、圣殿的祭司撒督该人、希律党人、秘密酝酿暴力推翻罗马和希律王统治的奋锐党人、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全名 提图斯·弗拉维夫·约瑟夫 Titus Flavius Josephus,37年-100年)笔下的各种叛乱者及盗贼集团。从政治上,这些纷纭多样的犹太人团体,可以分为三种倾向:倾向暴力反抗罗马、纯洁犹太信仰的奋锐党(民间犹太爱国者及一些法利赛人);走分离主义路线的昆兰教团爱色尼人;另外就是依附罗马的政治集团希律党人和祭司集团撒督该人。那个世代有不少声称自己是弥赛亚或先知领导反叛罗马的运动领袖,比如耶稣之前加利利的犹大、或之后的西门.便.吉奥拉[5]。争取犹太国家自由和纯洁犹太信仰所感召的奋锐党人和各种反叛者终于招致罗马帝国强力残酷镇压。[6]约瑟夫的《犹太战记》记录拿撒勒的耶稣被钉死30多年后的,犹太行省越加动荡,终于在尼禄王在位十二年(主后66)爆发的犹太战争,最后导致耶路撒冷被毁。然而,事实上,基督徒受到的逼迫,最初不是来自外邦人。除了使徒行传提到的地区性偶尔发生的麻烦、尼禄(尼禄·克劳狄乌斯·凯萨·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37年12月15日-68年6月9日,54年-68年在位)统治下残忍而短暂的一段时间,以及多米田(提图斯·弗拉维乌斯·多米提安努斯(Titus Flavius Domitianus),主后51年10月24日-96年9月18日,81年-96年在位)治下有更多逼迫外,直到第二世纪前,没有更多来自外邦人严重、有组织的逼迫。逼迫都是来自犹太教公会祭司集团和法利赛人。就是保罗自己出身、使徒行传所称的犹太人(徒20:3,19),犹太人逼迫基督徒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顽梗地坚持按照犹太末世论所盼望的民族救星弥赛亚,不是拿撒勒人耶稣。而也正是因为犹太教末世论所盼望的弥赛亚是一个作以色列君王的大卫的子孙,大祭司该亚法对自承是神的儿子、拥有神性的耶稣撕裂衣服,以宣告耶稣是一神论的犹太教渎神者。(太26:60-65)并把祂送交彼拉多,施压罗马政府以政治性罪名(耶稣自称为犹太人的王,从而可以被视为煽动领导叛乱运动对抗罗马的其他类似准弥赛亚)钉死(路23:2,太27:11)。从一开始,犹太教因着一神论对弥赛亚的不同末世论认识,就无法避免地视信仰弥赛亚基督神人二性的基督教为异端邪说,大肆逼迫,这样的逼迫常常是犹太教祭司集团藉者其依附的罗马帝国政府进行政治性迫害。使徒行传和教会历史学家优西比乌在《教会史》中留下初代教会受逼迫的重要记载。[7]
使徒时代教会靠着圣灵的大能,勇敢传扬福音,他们相信先知约珥对末后时代的预言已经开始应验在他们的时代(徒2:15-21)。

“以后,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老年人要做异梦,少年人要见异象。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在天上地下,我要显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烟柱。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到那时候,凡求告耶和华名的就必得救;因为照耶和华所说的,在锡安山,耶路撒冷必有逃脱的人,在剩下的人中必有耶和华所召的。」”(珥2:28-32)

主后70年,罗马帝国皇帝 维斯帕先 (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9年11月17日-79年6月23日)的儿子、罗马将军提图斯 (教会称提多)攻破耶路撒冷,第二圣殿被彻底摧毁。[8]这应验了马可福音中耶稣对圣殿所发的预言。“耶稣从殿里出来的时候,有一个门徒对祂说:「夫子,请看,这是何等的石头!何等的殿宇!」耶稣对他说:「你看见这大殿宇吗?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可13:1-2)。因为教会已经成为新约的圣殿(林前3:16-17),而祂自己已经作了这属灵的新圣殿的房角石(赛28:16,弗2:20,彼前2:6)。犹太教核心的圣殿和献祭体系被摧毁,圣殿所代表的一切,现在经由耶稣和祂的新约教会提供。随着福音和基督教会在罗马帝国全境迅速的传播和建立,以彼得、保罗为首的使徒们相继殉道,为基督教会铺下基督生命的地基和真理的柱石。第二、第三世纪罗马帝国皇帝们因对教会的认识,及其对帝国统治的政治威胁(基督徒不敬拜罗马诸神及封为神的皇帝)看法不同,对教会的逼迫时而剧烈时而平和,教父们纷纷成为殉道的榜样,安提阿主教伊格那修(Ignatius),士每拿主教坡旅甲(Po1ycarp),以及伟大的护教士游斯丁(Justin)在为主殉道见证基督同时留下书信和著作,勇敢为基督教信仰辩护。福音书、使徒们的书信和殉道教父们的书信、护教词激励着逼迫中的教会等候盼望“主的日子”基督的再来。依格那修(主后67一110年),是在图拉真皇帝(Trajan, 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53年9月18日-117年8月9日)的命令下被捕,被宣判投入罗马的野兽笼。他早已渴慕这份将生命献给救主的荣耀,他在《依格那修致罗马人书》说:“现在我正在给各教会写信,我嘱咐众人说,我甘愿为上帝而死,请你们勿加拦阻。我恳求你们不要用姑息的爱待我。让我被野兽们吞噬,而能借以到上帝处。我是上帝的麦子,要在野兽们的牙齿里被磨,可以作成基督洁净的饼。”[9]被投入罗马斗兽场作为猛兽食物的基督徒们镇静的祈祷和赞美歌声,见证初代教会信徒们有着对基督耶稣的拯救和基督再来坚定的信心和伟大盼望,为后世两千年基督福音和教会在进入各种异教文化、国家中受到激烈抵抗和逼迫时留下光辉榜样,也为今天遭受十字架被强拆的中国教会提供了信仰勇气的效法榜样。

三、 主的日子对当代的意义 主后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弗拉维·瓦莱里乌斯·奥勒里乌斯·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274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颁布了米兰诏谕,使基督教合法化后,坐在皇帝宝座上的人,不但不再逼迫基督徒,反倒接受了这信仰。基督教在此后一千七百年来大多数日子里,耶稣的常规形象是作为国家和教会现状的支柱,奥古斯丁以后1000多年的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以国教化的教会就是基督在地上统治国度的无千禧年终末论观为主流。十八、十九世纪以后,随着启蒙运动思想影响教会,后千禧年主义的末世论在新教中兴起,第二次世纪大战后,乐观主义的后千禧年论在教会中影响下降。但在每个时代,耶稣明确宣告人不能确知“主的日子”和基督再来的终极审判具体的时日(太24:36),一方面使历史上任何历史个体、历史集团(共同体)或任何社会制度、甚至教会都不能藉者对世界终末日子的把握而使自己成为历史的中心和绝对主宰。另一方面,“主的日子“也使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把耶稣基督描述成为解放者的延续不断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否定了悲观的、虚无主义的、循环论的历史观(希腊哲学的、佛教的),又批判了乐观的、乌托邦的、人为建立地上天国的历史观(历史唯物论的、持续进步主义的、科学主义的)。这个传统其实就是以色列的先知传统藉者被钉十字架耶稣及复活、再来在新约时代所延续的先知批判精神,也就是神的国藉着其在历史救赎中的代表教会彰显上帝的超越与临在

耶稣基督的解放章程和程序在所谓自由大宪章中被阐释,这大宪章在保罗致加拉太人书信中:“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3:28)。。。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加5:1)。这圣经中的自由大宪章宣告:不分种族、民族,不分阶级、地位,不分性别,所有皈依基督的人都可以在神的国度里成为被救赎的、平等的、自由的、相爱的公民。这是神的国在历史中对个人、种族、民族、文化、社会恩典的临在,这自由的大宪章成为近现代普世文明价值的基础,它的完满是永远超越现实的理想,这理想在历史中持续感召、更新并提升人类被肯定的内容到永恒,这样,“主的日子”不是时间的最后,历史的结束,如同创造。 “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要写上;因这些话是可信的,是真实的。”(启21:5)」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启22:13)」
注1 参《马加比一书》1.41-9
注2 参 [美]保罗 梅尔Paul Maier编译 王志勇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版《约瑟夫著作精选》 中《犹太古史》十六章 马加比时期
注3 赖特(N.T.WRIGHT) 著/邱昭文 译《耶稣与神的得胜》 校园书房出版社 2014年初版,215页
注4 赖特(N.T.WRIGHT) 著/邱昭文 译《耶稣与神的得胜》 校园书房出版社 2014年初版,275页
注5 参 [美]保罗 梅尔Paul Maier编译 王志勇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版《约瑟夫著作精选》 中《犹太战记》二十三章 耶路撒冷的奋锐党
注6 参 [美]保罗 梅尔Paul Maier编译 王志勇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版《约瑟夫著作精选》 中《犹太战记》二十二章 海盗、叛乱者与牺牲者,二十三章 耶路撒冷的奋锐党
注7 参 古罗马优西比乌著《教会史》第三卷 传道与迫害,[美]保罗 梅尔Paul Maier 英译,瞿旭彤 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2009.9(基督教经典译丛)
注8 参 [美]保罗 梅尔Paul Maier编译 王志勇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版《约瑟夫著作精选》 中《犹太战记》第二十六章 圣殿与圣城被毁
注9 见 章文新Dr.F.P.Jones 等选编《基督教早期文献选集》59页,《依格那修致罗马人书》第四章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4
[1] 参《马加比一书》1.41-9
[2]参[美]保罗梅尔Paul Maier编译王志勇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版《约瑟夫著作精选》中《犹太古史》十六章马加比时期
[3]赖特(N.T.WRIGHT) 著/邱昭文 译《耶稣与神的得胜》 校园书房出版社 2014年初版,215页
[4]赖特(N.T.WRIGHT) 著/邱昭文 译《耶稣与神的得胜》 校园书房出版社 2014年初版,275页
[5]参[美]保罗梅尔Paul Maier编译王志勇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版《约瑟夫著作精选》中《犹太战记》
二十三章 耶路撒冷的奋锐党
[6]参[美]保罗梅尔Paul Maier编译王志勇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版《约瑟夫著作精选》中《犹太战记》二十二章海盗、叛乱者与牺牲者,二十三章耶路撒冷的奋锐党
[7] 参 古罗马优西比乌著《教会史》第三卷 传道与迫害,[美]保罗梅尔Paul Maier 英译,瞿旭彤 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9.9(基督教经典译丛)
[8]参[美]保罗梅尔Paul Maier编译王志勇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版《约瑟夫著作精选》中《犹太战记》第二十六章圣殿与圣城被毁
[9] 见章文新Dr.F.P.Jones 等选编《基督教早期文献选集》59页,《依格那修致罗马人书》第四章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4
主的日子之历史影响--对上帝政治日程的历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