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想一种综合的判断



12/27/2016

苏小和

[提要:《历代志上》29.15:“我们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

在哲学思想史的流变上,康德的重要性在于,他对唯理论和经验论进行了一种纯粹理性意义上的综合,使得人类的认识论得以构成综合的理性判断能力。在康德之前,欧洲人在倾听到上帝的启示之后,进入了长达千年的经院哲学时代。在经院哲学的尾声阶段,兴起了唯理论学派。立足于对唯理论学派的继承与批评,经验论学派随之兴起。两个学派之间构成了长时间的论辩。康德就是在这个思想史的当口,构建了他的具有综合气质的哲学体系。

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我们的遗憾在于,康德之后,人类的思想家们似乎再也找不到致力于整全思维的学者了,再也找不到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两个向度上同时开掘的学者了。人们被这个世界眼花缭乱的现实所吸引,被人类所积累起来的知识与经验所吸引,普遍的转到了单向度的经验论的路径。过去的思想家们,首先依靠先验启示推导出人的行为的知识谱系,然后再运用经验层面的数据加以分析与验证。而现在,另外一个完全基于经验的思想方法渐渐占据主流,完全立足于经验,完全立足于试验数据甚至是仿真数据,反过来试图再推导出某种普遍的知识。边沁(Jeremy bentham)的效用主义学派就属于这种方法,他认为人所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

边沁(1748—1832),英国哲学家、法学家,在《道德与立法原则》中提出功利主义,或译为效益主义(utilitarianism)。效益主义提倡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效益即至善,相信决定行为适当与否的标准,在于其结果的效益程度。这构成了道德分析的一种基准,一种数学分析的模型,属于典型的经验论范式,对经济学思想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力。边沁患有亚思伯格综合症,长时间出神,轻度闭塞,每天10小时处在书写状态,不喜欢社交,“仅仅把身边的人看成夏天的苍蝇”。根据他的遗嘱,他的遗体至今还摆放在伦敦学院主楼回廊里,头是蜡像,身体是肉身,或许这才是边沁最醒目的功利主义事件。

这是对人的行为经验的完全判断,继而完全忽略了人的形而上意义。而著名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双料大学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则认为,人所追求的是满意最大化,西蒙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基于对案例的分析,这是管理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对案例的研究总结归纳,试图描述人类的行为模式。

赫伯特•西蒙(1916—2001),美国经济学家,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基准概念。传统经济学一直以完全理性为前提,由于行为人可以得到所有资讯,因此可以在多种方案中,选择能使效用最大化的一种方案;但是于现实状况中,人们所获得的资讯、知识与能力都是有限的,所能够考虑的方案也是有限的,未必能作出使得效用最大化的决策。因此,西蒙认为必须考虑人的基本生理限制,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认知限制、动机限制及其相互影响的限制。西蒙所提出的理论是将不完全的资讯、处理资讯的费用,和一些非传统的决策者目标函数引入经济分析框架。在康德的综合判断的维度上,我认为西蒙的经济学分析正好处在完全经验论的层面。

如果人们愿意回到康德哲学的范式去思考,会发现无论是边沁,还是西蒙,两方面其实都隐含着单向度的判断,因为无论效用的最大化,还是满意的最大化,都基于对人性的判断。问题的深渊在于,到底什么水平才可以被界定为最大化效用,到底什么水平才可以被界定为最大化满意。一切都因为人性的主观偏好无法形成一个可能量化的数据。这使得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都失去了必要的分析基准。

西蒙看到了其中的悖论,所以他继续思考,提出了人的有限理性假设的前提,或者解释为人的过程理性。西蒙承认,他所提出的人的行为的满意最大化(satisficing),只是基于人类的有限理性的一种过程分析。由此,西蒙的思想体系,终于还是回到了帕累托改进的维度,人不是天使,天堂不在地上,人永远处在一个持续展开的过程之中。

素有信心之父称号的亚伯拉罕,他的一生都在呈现一种生活在路上的过程主义的重大观念。《创世记》11.26—25.10,详细记载了人类共同的始祖亚伯拉罕的一生。在听到上帝的召唤之后,亚伯拉罕的人生主要处在一种在路上不断迁徙的状态,这构成了《圣经》秩序中人生是寄居,是客旅的重要观念。《历代志上》29.15:“我们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彼得前书》2.11:“亲爱的弟兄,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当这样一些古老的格言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有理由认为,圣经带给我们一种启示:

经验的意义上,人仅仅是一种过程主义的存在。而在生与死的形而上的维度上,人必须要听到唯理论意义上的上帝的召唤与带领。

现在的问题是,思想家们为什么饶了那么大一个圈子,写出了那么多等身的著作,只是为了解释或者印证古老的《圣经》里早已存在的思想与精神呢?素有经济学家中的思想家之称的弗兰克•奈特(frank hyneman knight),试图沿着自由的定义去解释这样的困境。他说,只要是人,必然拥有一些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必然存在一种限制,因为人的能力有限。

弗兰克•奈特(1885-1972),美国经济学家。芝加哥学派的奠基者,因其具有综合判断的学术思想,被认为是经济学家中的思想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弗里德曼、斯蒂格勒、布坎南,都是奈特的亲授学生。科斯虽然没有师从奈特,但在日后的著述中,反复强调自己受到了奈特巨大的影响。

显然,奈特的分析已经越过经济学,进入到了对人的哲学分析,甚至是神学分析。古老的《圣经》总是在强调,敬畏耶和华才是知识的开端。一个有思想能力的人,不是无边界的展开知识的想象力,而是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感与无力感。奈特就是这样的思想者。

事实上在整个芝加哥学派当中,奈特这样的大思想家虽然名声在外,桃李成溪,令人敬仰,但他并没有因此获得经济学诺奖。反而是他的九个学生,绕过奈特所关心的基本问题,进入到专业的细分领域,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似乎再一次证明,人类最优秀的思想家们,其实都是一些只对局部问题和经验问题有兴趣的人,都是一些只对短期命题有研究能力的人。至于对基本问题的关心,对整全生命的综合思考,的确有可能让一个伟大的学者在这个看得见的名利场上白白忙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攀比的荣耀与他无关,虽然他的思想体系是如此高远,如此缜密。弗兰克•奈特的命运,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