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曦:以血为墨的中国异见者



5/02/2018

1959年林昭摄于北京陶然亭公园
(图:历史资料)
林昭因反对毛泽东而被处死。50年后的今天她还在激励着中国的民主运动。她给中国当局带来的忧虑也仍然挥之不去。

林昭在西方世界鲜为人知,但在中国至今仍未从人们的视野消失。她是一名持不同政见者。1968年的四月,文革正处高潮,她因毫不妥协地反毛而被处死。过两周就到了林昭逝世50周年的纪念日,一些敬仰她的人士会到苏州其墓地祭奠,中国当局也将想方设法阻挡他们的前来。时过半个世纪,眼前即将发生的这一切正彰显着她当年留下话语的力量。

1932年林昭生于苏州。上世纪40年代就读于一所美国监理会办的教会学校,在校期间皈依了基督教,而后又转向追随共产革命。16岁时她秘密加入共产党,为在中国建立一个“没有贪官污吏”的公正社会而投身颠覆活动。1957—1958年间,在毛泽东发起一场针对自由知识分子的“反右”运动之后——当时大约有120万人被打入另册——她对革命的幻想破灭。

1958年她被划为“右派”并被强制劳教。其间企图自杀未遂。之后她回归炽热的基督教信仰,并开始了以笔抗争的政治异见生涯,于1960年被捕入狱。

林昭在囚室里写了大量激情迸发的文字。狱方收缴笔墨,她便以自己的鲜血为墨。她戳破手指,将血挤入一个塑料调羹,在衣服、纸或床单上以蘸血的草茎或竹签书写。有笔时她把血书誊写到纸上。按监狱规定,狱警保存了她的文稿作为罪证,无人敢擅自销毁。

林昭在其诗歌、文章和书信里阐述个人自由之神圣不可侵犯,并控诉毛泽东独裁统治的罪恶。她写在衬衣上、鞭挞毛的血诗里有这样一句:“只应社稷公黎庶,哪许山河私帝王。”

1965年7月14日,即法国大革命首义、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的纪念日,林昭开始了长达五个月的写作项目:她给党的喉舌《人民日报》编辑部写了一封长达137页的信,痛斥“毛泽东思想”为“极权政治那黝黑黝黑的骨髓”。她坚称民主权利是上帝所赐:“谁也没有权利对我说:要求生存就必须套上颈链而忍受没身为奴的耻辱。” 三年后她被处决。

毛泽东死于1976年。几年之后,林昭被宣告无罪。1982年,她的狱中手稿归还家人。本世纪初,林昭的前未婚夫和几位同学编辑了其部分文字,数字化以后发布在互联网上。很快,这些文字启迪和激励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异见。

灵岩山上的林昭墓成为民主活动人士朝圣之地,这令当局对她的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日趋担忧。10年前,林昭遇难40周年前夕,当局在林昭墓旁安装了一个监控摄像探头。近年来,警方与前来祭奠人群的意志交锋也愈演愈烈。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益集权之际,中国民主倡导者们在林昭那久远的呐喊中找到了新的共鸣和紧迫的警示。她逝世50周年纪念日将至,试图组织到她墓地祭奠的公民再度被警方阻拦。不久前当局在墓地附近贴出一则迁坟通知。尽管墓园的管理方否认迁坟一说,人们却担心林昭墓恐将被毁。

无论林昭墓存留与否,4月29日灵岩山可能再度出现大量警力。当局对一名50年前被枪杀的年轻女性竟然如此恐惧,看似不合理性,但却是十分合乎逻辑。借用圣经的语言:她虽然死了,仍旧说话。

作者连曦
作者:连曦是杜克大学神学院世界基督教研究教授。他的新书 Blood Letters: The Untold Story of Lin Zhao, a Martyr in Mao’s China (《血书:毛泽东时代中国的殉道者林昭鲜为人知的故事》)由BASIC BOOKS出版。

来源:《华尔街日报》2018年4月13日(电子版); 2018年4月14日(纸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