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7日 05:04
美国国务院办公楼 |
华盛顿
—
美中加三国因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被捕而起的纷争,在美方和孟晚舟达成延迟起诉协议之后,暂时得到解决,但是一些观察人士认为,美中两国间的较量还将继续。
在孟晚舟获释的几天前,美国《外交政策》网站报道,继国防部之后,美国国务院也准备建立一个“中国小组”应对中国挑战,并且计划扩充人手,密切关注和追踪中国在世界主要国家的活动。分析人士说,该计划反映拜登政府将与中国竞争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轴。
国务院:有效应对与北京的竞争、合作与对抗
《外交政策》21日援引美国现任和前任知情官员的话说,国务院可能计划增加20到30名中国事务官员,他们将在华盛顿或被派驻到美国驻他国大使馆,监测中国在一些特定国家的活动。
报道说,设置这些关注和监测中国海外活动的“中国观察”官员始于特朗普政府时期,这些官员分属国务院的各地区事务局,国务院新的计划试图建立一个被华盛顿政策圈一些人称为“中国小组”(China House)的中国团队。除扩充“中国观察”官员外,一位官员对《外交政策》表示,国务院还考虑增加人手,追踪中国购买新兴技术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当美国之音询问国务院是否计划增加监测中国活动的官员人数时,一位国务院高级官员没有予以否认。这位高级官员表示,国务院通常不会公开谈论具体的人事情况,但他指出,布林肯国务卿对美中关系的定位是有些领域竞争,有些领域合作,还有些领域对抗,“因此我们能够有效管控所有那些领域,人们对此不应感到吃惊。”
余茂春:美国应密切监测中共的全球足迹
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中国政策顾问、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茂春说,国务院新的计划令人欢迎,也是早就应该采取的策略。
他对美国之音说:“随着中国走向全球,美国的中国政策也应当采取全球策略,密切监测中共的全球足迹和扩张。”
他表示,国务院的人事调整也反映出“中国在美国外交政策中比重增加的现实。”
霍夫斯特拉大学(Hofstra University)法学教授古举伦古举伦(Julian Ku)也持类似看法。“这是致力于将美国外交的重点聚焦于与中国竞争,”他对美国之音说。
拜登总统上个星期在联大演讲中说,在结束了20年的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将开启一个坚定不移的外交新时代。
他没有点名中国,但是表示美国将进行“激烈地竞争”,以价值观和实力领先,支持盟友和伙伴,“反对强国支配弱国的企图,不管是通过武力改变领土、经济胁迫、技术剥削,还是虚假信息。”不过他也表示,美国不寻求冷战,并且准备好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与任何愿意寻求和平解决共同挑战的国家合作”。
各部会总动员聚焦中国
美国国务院不是唯一做出调整的美国政府机构。今年年初,国防部成立了一个由20人构成的中国工作组,以便“在与中国有关的事务上规划出一条坚实的前进道路”。据彭博社上个月报道,中央情报局也在考虑设立一个独立的“中国任务中心”,并计划在全球布点,派遣精通中国事务的情报分析人员和技术专家。
《外交政策》的报道说,国务院的新计划旨在整合联邦各部门处理中国事务的官员,类似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跨部门努力。
有批评人士认为,此举可能会夸大中国的影响力活动以及美中之间紧张关系,并可能增加官僚主义。
余茂春认为,这类批评很多来自美国社会中一些谋求私利的人士,他们对中国在国际事务所有重要方面咄咄逼人的全球扩张视而不见,而美国传统的对华政策一直受到亲中游说人士、从中国获得好处的前政府官员的影响。
他说:“这项计划旨在修正这类不足,并为制定更现实的中国政策注入更为专业的能力。”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新计划能让国务院在应对中国海外影响力活动时,拥有更多元的应对策略,而不只是被局限在以大使馆为中心的应对模式上。他们指出,中国的统战网络已深入渗透到多个国家。
美国前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t Pottinger)最近在美国的《外交事务》杂志9月/10月刊发表题为《北京的美国喧嚣:中国的大战略如何利用美国的实力》(Beijing’s American Hustle, How Chinese Grand Strategy Exploits U.S.
Power)说,北京的大战略包括隐蔽和无形的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统战,“仅仅中共的统战部就有三倍于美国国务院外交人员的干部”,这些统战人员收集海外公民和政府官员的情报,并试图影响他们,“以外国精英和他们经营的组织为重点”。
余茂春说:“中国挑战需要采取全政府的方式予以应对,但是每个美国政府机构都有其独特的使命和官僚领域的责任。不会有冲突。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所有机构间都进行积极的讨论和协调,并且运行非常有效。这个模式也会继续下去。”
古举伦认为,如果美国外交政策过于围绕中国转或许会存在问题,比如非洲政策变成了有关中国的政策,但是他认为,“鉴于中国挑战的实质,这种做法可能是合理的。”
(美国之音国务院记者站主任张蓉湘对本报道亦有贡献。)
(对华援助协会特别转载自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