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7日 00:05
时事大家谈: 中共推落实网络文明建设,习思想将“锁喉”互联网? |
华盛顿
—
中国的中共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本周联合发文《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从思想引领和道德建设等八个方面,“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意见书多次提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该文件还称,这项工作的目标是
“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有分析称,习近平试图“打造一个干净社会”;他领导的中共为追求控制最大化,正在抹去自由在社会中的印记。
那么,中共对互联网的控制,是否在删贴、封号的基础上将“前进”一大步?中国网络是否进入长期“锁喉”状态?“习思想”是否将霸屏中国互联网?
独立时评人横河认为,中国推行网络文明建设的目的是想用政府行政手段推行自己编造的所谓精神文明标准,但很难实现。
他说:“这个网络文明建设显然是想用政府行政手段推行精神上的东西,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人类精神层面的东西主要是宗教信仰来维持的,不可能说把宗教信仰消灭掉后,用无神论的东西推出自己编出来的所谓‘精神文明标准’。人家有现成的在那里,你把人家消灭掉,这个是不可能达到的。另外它的目标和手段是对立的,所以它也不可能达到。从目标上说,很清楚它是用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属于阶级斗争暴力的,不可能用文明的手段实现暴力的目标。所以从这点上说,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另外中国的网络语言在各种语言中都是非常特殊的。有很多东西一段时间不上网,你就看不懂了。原因就是人们编造出很多莫名其妙的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网络封锁,敏感词越来越多,为了避开敏感词就造出很多新词。很多新词对中国文化、文字都是一种极大的摧残。原因就是中共封杀造成的。所以中共对网络敏感词的封杀对一种完整的语言文字系统就是一个消灭的过程。怎么可能在推行文明的同时,又不停地用各种方式来造出一些不文明的东西。其实中国网络语言最脏的是五毛,五毛实际上就是官方的网络评论员。一边提倡网络文明的时候,又造出大量破坏文明的网络现象。”
中国网络观察人士佐拉认为,习近平惧怕自由开放的互联网会威胁中共执政合法性以及其个人的独裁统治地位,因此要不惜一切代价实行管控。
他说:“习近平上台之后说互联网亡党亡国,所以他一定担心在这个互联网开放的时代、言论开放的时代,共产党会失去它的合法性、失去它的执政地位。所以为了他的党的生存,他加强了控制。所以大家现在都说他是一个独裁者,在国际上的形象也不好。最近新闻说他有将近600天没出过国了,所以在国际事务中几乎看不到他的踪影。习近平的上台,包括这些年对律师的打压,对网络大V的打压,甚至对普通网民实行文字狱,动不动就把人捉去关15天,说人家寻衅滋事、非法翻墙。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巩固他的执政地位、维护他的独裁。他害怕自由开放的互联网会带来新的竞争对手。”
独立时评人横河表示,中共推行的所谓“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其实重点就是在封杀和管控严厉的部分,因为中共自己的意识形态对公众没有吸引力。
他说:“网络文明建设其实是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属于它所谓的正面引导部分,另外一部分是属于管控的部分。但是考虑到中共的意识形态,不管它说什么精神文明或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不管名字起多少,都是同样一个状态,就是它没有吸引力。它不可能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让人们接受它这套东西。因此提倡的部分实际上是假的,它是强迫别人去学习,这就是洗脑部分,效果不会很好。所以它的重点一定体现在封杀跟管控部分。它竞争辩论不过别人,它不可能和别人平等辩论,所以它一定是不让别人说话。因此可以预见到,为了实现目标,它一定会在网络上,你都想不出来,它的这种精致的封杀行为到什么程度。所以我们不能预测它会严重到什么程度,但是一定会比以往更严厉地管控。”
中国网络观察人士佐拉指出,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最近出现了李光满一篇充满文革色彩的文章被五家中国主要官媒转载但没有什么人敢于发声的现象。他表示,李光满事件后竟然只有被称为“胡吊盘”的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敢发声反对,这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也是令人可悲的。
他说:“(中国)这个趋势在我们说起来,在网民说起来就叫‘开倒车’,把本来经济改革开放的成果,返向文革时期那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状态中,是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盛行的那种趋势。这种趋势可不可以阻挡呢?这是个好问题。我们把这个问题细化一下,如果阻挡?谁来阻挡?假如在民主国家,阻挡的办法有很多种。但是在中国,在野党是不存在的,所以没法在立法层面阻挡。媒体也全部被党控制,媒体觉得转载李光满的檄文反而是一种安全的做法,它们愿意转载,所以媒体也阻挡不了。公共知识分子、网络大V、法律专家也被中共打压的所剩无几,所以民间的舆论也阻挡不了。目前只有胡锡进在中国享有言论自由。他反对中美脱钩,希望中国继续改革开放和世界接轨。这是一个阻挡办法。”
(美国之音记者尹暄对本文亦有贡献)
(对华援助协会特别转载自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