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9日 18:30
示威者在希腊奥运圣火点燃仪式上抗议北京举行冬奥会。 (2021年10月18日) |
台北
—
北京冬奥会将于明年2月登场,各国选手在最后倒数3个月期间,都在积极备战。不过,就在拜习峰会落幕后,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可能带头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抗议中国的人权侵犯。此外,部分人权团体也呼吁明年参赛的选手,以戴黑手套等象征方式,来加入抵制的行列。
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于明年2月4日至20日于中国北京举行,位于河北省的张家口市将是本届冬奥会户外冰雪项目的主办城市。这将是中国首度举办冬季奥运会,而继2008年夏季奥运后,北京也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曾主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的城市。
由于中国的新冠疫情持续延烧,让主办单位近期坦言,举办冬奥“面临巨大压力”。除此之外,国际社会及各大人权团体也因中国人权纪录不佳,陆续发出部分或全面抵制北京冬奥的声浪。
欧美议员吁外交抵制
学者:可行性高
拜登与习近平视讯会议刚落幕,华盛顿邮报11月16日就引述多位知情人士报道说,白宫近期将宣布,拜登和美国政府官员不会出席北京冬奥。报道称,拜登政府将知会盟友,並让各国自行决定是否跟进美国,外交抵制北京冬奥。而拜登本人也于11月18日亲口向记者证实此一消息。
美国包含共和党参议员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民主党参议员蒂姆·凯恩(Tim
Kaine)等人,早在10月底提出年度国防政策法案的修正案时,就以中国践踏人权、违反奥运精神为由,强烈要求美国政府对北京冬奥进行外交抵制。
该修正案要求“终结中共持续侵犯人权行为,包括维吾尔族所遭受的种族灭绝”。
带头提案的罗姆尼认为,进行这种外交抵制“将打击中国共产党,而不是惩罚我们的美国运动员。”另于今年5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就曾提出类似建议,呼吁各国领导人不出席北京冬奥观赛,但运动员可以如常参赛。
在欧洲,欧洲议会已于7月压倒性通过一项决议,敦促欧盟及各成员国官员不要参与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除非中国在香港、新疆、西藏及内蒙等地的人权状况展现“可被验证的改进”。英国下议院也于同月投票通过一项不具约束力法案,对明年中国举办的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
尽管欧洲各国及美国尚未对外交抵制北京冬奥做出最终决议,不过,位于美国纽约的《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认为,西方政要因人权问题不出席冬奥盛会已有先例,这次若欧美各国首脑和官员选择不出席北京冬奥,也不会令人太意外。
美国政治评论员、民运人士胡平 |
胡平告诉美国之音:“8年前,当时担任(美国)副总统的拜登和总统奥巴马,就一道抵制了在俄国索契举行的冬奥会。当时呢,欧盟和德国和法国也抵制、德国的总统和法国的总统也没有出席。8年前,美国抵制俄国的冬奥会理由,就是俄国政府侵害人权。今天的中国政府在侵害中国人权方面,走得比当年的俄国还更远,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拜登总统不出席北京冬奥会,这个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社会科学、人文及设计学部讲师李峻嵘也表示,在国际社会加大对中国人权纪录的抨击之际,各国政府选择外交抵制,也就是,不拒派运动员参赛,但拒派政府官员以抵制北京冬奥的可能性很高。
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社会科学、 人文及设计学部讲师李峻嵘(李峻嵘提供) |
李峻嵘告诉美国之音:“基本上,运动员大规模的抵制,这个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在冬季奥运会上做外交表态,我觉得就是一个成本比较低的方式,对欧洲跟美国国内,对中国比较强硬的一派,去交代的一种方式。”
外交抵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效果
不过,分析人士坦承,即便欧美各国对北京冬奥进行外交抵制,也无法立即改善中国境内的人权状况。
胡平说:“我想,很难指望这种抵制就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抵制的意义,本身就在表示这么一种姿态,表示这么一种立场,从而形成一定的压力。那么这个压力要使对方做相应改变,那需要一些积累,所以长远来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国际研究学院教授冯崇义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欧美议员呼吁政府实行外交抵制北京冬奥,并非想马上看到实质成效,而是遵从道德原则。
冯崇义告诉美国之音:“这些民间的非政府组织、还有一些议员,提出来他们的目标,其实它不一定就能达到目的,要求政府是做正确的事,不管它有没有效果,但是从道德原则上应该这样做,因为他们抵制北京奥运的理由是人权高于体育。”
虽说人权高于体育,但李峻嵘担心,国际发动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不仅可能无效,反而还可能引发中国民众的反弹。
李峻嵘说:“抵制北京的冬奥,我觉得,改善中国人权的这个效果,基本上是没有的,反效果的可能性比较大一点。对中国共产党跟中国内地的人民来说,他们还是会觉得你(西方)是双重标准,为什么你西方有这个人权问题,还要对中国的人权问题讲那么多话?”
北京冬奥运动员政治表达空间恐遭限缩
除了各国的外交抵制,人权团体也呼吁运动员拿出奥运精神和良知,加入政治表态的杯葛行列。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World Uyghur Congress)、东突厥斯坦研究基金会、维吾尔学术基金会等团体,近日呼吁各国派遣人数最少的代表团,以抵制北京冬奥、并建议前往中国参赛的冬奥选手表态,以声援对中国侵害新疆和香港等地人权及民主的抗议。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World Uighur Congress) 发言人 迪里夏提·热西提(Dilxat Raxit) (资料照) |
世界维吾尔大会发言人迪里夏提·热西提(Dilxat Raxit)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人权团体欢迎美国成为表率,带领欧盟国家在内的全世界外交抵制北京冬奥。
迪里夏提·热西提说:“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领袖参加北京冬奥,都会被中国政府成功地利用,作为漂白自己的政治宣传,因此,我们再次呼吁各国政府发起外交抵制,来阻止中国政府对维吾尔的种族灭绝在当地继续延续。”
人权团体还呼吁运动员在场上为国家争取最高荣誉的同时,也能适时发出不平之鸣。
迪里夏提·热西提说:“我们也希望准备去中国参加冬奥的运动员,也能发出正义的声音,以他们认为最合适的方式给予反制,比如说,戴黑手套。”
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美国非裔选手就曾集体以戴黑手套等象征的方式,表达对黑人人权以及所有人权的致敬。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World Uyghur Congress)项目与传播负责人阿金(Zumretay Arkin)(阿金提供) |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项目与传播负责人阿金(Zumretay Arkin)说,发起黑手套的抗议形式,是希望运动员在参赛时,能积极表态,并影响全球加大对于中国人权的关注。
阿金告诉美国之音:“(黑手套的抗议形式)是希望对中国政府及全世界发出强烈讯息,表示即使是运动员,也关心相关的政治局势或人权情况,而他们选择站在正确的一边,与活在像是中国政权等残酷政权下的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站在一起。”
尽管无法得知,明年北京冬奥会上,会有多少运动员愿意以类似方式,加入抗议中国人权恶化的行列,但胡平认为,各国政治领袖若群起外交抵制北京冬奥,将比参赛选手的抗议来得更有影响力。
胡平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他们已经通过不出席,很清楚地把这一点表达出来了,那么你运动员再去表达(或)不表达,都不是那么重要。再说,通过在奥运这种场合下,表达他们的一种理念,很难通过这个做法,凸显出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我想,这次(选手抗议)估计也可能会有,但是也不会是特别多。
”
悉尼科技大学中国学副教授冯崇义。 (冯崇义提供) |
不过,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国际研究学院教授冯崇义担心,即便本届冬奥选手愿意表达政治诉求,但在中国恐怕也没有太多表态的自由和空间。
他说:“我认为运动员到了中国之后,他的机会很少,就是它(中国)的言论控制,特别是运动员的整个发言、包括媒体的报导都受到很多限制。如果想让运动员在那个场合做一些政治表达,我想这个可能性不大。”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于7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北京冬奥可望放宽运动员表达政治诉求的限制。他说,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第五十条的修正规定,只要不违背奥林匹克精神、不影响其他运动员进行组训,选手们可以在比赛场合或场外举行抗议活动,不过,颁奖仪式、奥运会开幕和闭幕式期间仍禁止表达政治诉求。
人权纪录不佳国家
未来恐难申办奥运
回顾过往奥运的“抵制史”,除了部分国家曾于2014年外交抵制俄罗斯的索契冬奥外,澳大利亚墨尔本、加拿大蒙特娄等数届奥运会也曾因战争、种族等原因遭到一些国家的抵制。
奥运政治学专家、美国太平洋大学政治学教授博 伊科夫(Jules Boykoff)(博伊科夫提供) |
奥运政治学专家、美国太平洋大学(Pacific University)政治学教授博伊科夫(Jules
Boykoff)指出,南非于1960年代曾因种族问题遭到国际奥委会驱逐,直到1990年代才重返奥运。
不过,这样的原则和标准遇到中国却似乎容易转弯。
面对逾200个人权团体,因中国迫害少数族裔及香港人权为由,要求撤销北京冬奥的主办权时,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科茨(John
Coates)说,要中共为其人权记录负责不在国际奥会的职权范围内;而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也在3月表示,国际奥委会并非解决政治问题的“超级国际政府”。
对此,博伊科夫提醒,国际奥委会的态度今非昔比,可能与中国是全球地缘政治的强国地位有关。
博伊科夫告诉美国之音:“南非在当时的地缘政治体系中是一个相对较弱的国家,而在当今地缘政治体系中,中国是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所以我认为,它(国际委奥会)不会轻易被外交压力所动摇,(国际)可能必须出现更为积极的举措。”
尽管国际奥委会以“政治中立”为由,反对抵制2022北京冬奥,不过,冯崇义表示,由于国际奥委会已于2014年通过“2020年奥运议程”(Olympic Agenda 2020),未来该条款正式启动后,奥运主办国签订的合约中,将纳入人权保障条款,因此,像中国这样人权纪录劣迹斑斑的国家,未来想要申办任何奥运,恐有难度。
冯崇义说:“如果(各国)想主办奥运会,你必须符合人权条件。据说是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就可以启用这个法律条款。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将来专制国家,利用奥运会(为)各种违反人权的作为,去做粉饰。”
(对华援助协会特别转载自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