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日 02:58
- 美国之音
一位抗议者手里举着纸牌,上面写着“乌克兰需要帮助!” |
在中共当局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上态度暧昧,明显偏袒普京,民间许多人甚至为普京点赞叫好之际,中国5位历史学家近日发表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联署文章,呼吁和平,引发关注。不过,他们的公开信在社交媒体上很快便被封杀。
南京大学教授孙江、北京大学教授王立新、香港大学教授徐国琦、清华大学教授仲伟民和复旦大学教授陈雁,2月26日在中国社媒平台微信上发出这封公开信,表示面对俄罗斯对弱小邻国大打出手、乌克兰遭受战争蹂躏,以及中国的“众声喧哗”,有必要发出强烈的反对不义战争、支持乌克兰人民保家卫国的声音。
该文受到非官方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项目主任、历史学家顾德明(François
Godement)的推介。顾德明称,他为这几位中国历史学家感到骄傲。
此外,北大、清华、复旦、人大、山东大学等大中国大学的130位海内外校友,2月28日发布坚决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联署,强烈呼吁中国政府履行1994年乌克兰废核后与乌克兰签署的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证的声明及其承诺。
据联署发起人之一的人大78级新闻系的鲁难对美国之音表示,他们在酝酿联署过程中的通信,尤其是与国内一些大学校友联系时就遇到困难。目前,联署签名仍在征集和更新中。
英国卫报在报道中国5位历史学家的公开信时说,香港大学教授徐国琦表示,中国政府不愿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令人惊讶。而中国外交官的回应以及过去一个星期中国社媒平台上网民的评论,让作为历史学家的他感到失望,认为中国人还没有从过去的悲剧中学到教训。
在表面上,中国表示反对任何违犯领土完整的行为。但是随着战争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及西方加紧制裁俄罗斯,北京仍继续附和普京的狡辩,称莫斯科的入侵是回应北约东扩。
徐国琦强调,他和其他历史学家写这封信是因为他们热爱这个国家,不希望一个潜在的全球性悲剧拖延中国的未来。他问道,“他们真的相信那个论调?中国值得损害自身的信誉为不可原谅的行为辩护?我担心他们被普京蒙骗了。”
徐国琦接着表示,“这是很简单的黑白是非。这是侵略。像中国俗语说的,你不可能指鹿为马。我们作为中国的历史学家,我们不希望看到中国被拖入一个从根本上伤害现行国际秩序的事情。为了对人类的爱、世界和平以及发展,我们应当明确发声。”
报道表示,不过,这5位历史学者的公开信在网上不到3个小时就被审查者封杀。而一点也不令人奇怪的是,中国一些叫嚣战争的“网络引战者”谴责这些历史学家“无耻”、“背叛”、“卖国”。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一些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人也在发出声明,尽管他们遇到那些网络引战者的谩骂,被指责位“软弱”和“天真”。一个微信视频中说,俄罗斯如果与北约过不去,应当去找北约解决,而不是入侵乌克兰。这个视频在几个小时内被50多万人浏览,近9000人点赞,2万3千多人转发。
附中国5位历史学家的公开信: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与我们的态度
(2022年2月26日)
战争在黑暗中开始了。
2022年2月22日凌晨(莫斯科当地时间21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宣布承认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自称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继而于24日派遣海陆空军发动了对乌克兰的大规模入侵。
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竟然对弱小的兄弟之邦大打出手,国际社会为之震惊。战争往何处去?会不会导致大规模的世界战争?历史上的巨大灾难往往源于局部冲突。国际舆论忧心忡忡。
连日来,互联网即时直播战况:废墟、炮声、难民……乌克兰的伤口深深地刺痛了我们。作为曾经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家破人亡、饿殍千里、割地赔款……,这些苦难和耻辱铸就了我们的历史意识,我们对乌克兰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
连日来,反战的声音四处响起。乌克兰人民起来了,乌克兰老母亲在厉声训斥不速之客,乌克兰老父亲在痛陈战争之恶,9岁的乌克兰幼女用泪声呼唤和平。俄罗斯人民起来了,在莫斯科,在圣彼得堡,在其他城市,市民们走上街头,科学家们发出反战声明。和平,和平,反战的声音跨越国界,震撼人心。
连日来,我们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思考过去,心系未来。在众声喧哗中,我们感到有必要发出我们的声音。
我们,强烈反对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战争。无论俄罗斯有千种理由,万般借口,以武力入侵一个主权国家都是对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的践踏,是对现有国际安全体系的破坏。
我们,坚决支持乌克兰人民保家卫国的行动。我们担忧俄罗斯的武力行为将导致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局势的动荡,引发更大范围的人道主义灾难。
我们,强烈呼吁俄罗斯政府和普京总统停止战争,用谈判解决纠纷。强权不仅会使文明进步的成果和国际正义的原则毁于一旦,还会给俄罗斯民族带来巨大的耻辱和灾难。
和平始于人心的渴望。我们,反对不义战争。
倡议人:
倡议人:
孙 江 南京大学 教授
王立新 北京大学 教授
徐国琦 香港大学 教授
仲伟民 清华大学 教授
陈 雁 复旦大学 教授
(对华援助协会特别转载自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