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7日 18:58
资料照:东盟在新加坡会议中心召开峰会。(2018年11月11日) |
台北 —
美国总统拜登将于3月底在华盛顿召开美国与东盟特别峰会,除纪念双边关系的45周年外,也强化盟邦关系。观察人士表示,虽然美中对抗加剧,但东盟一向坚持不选边站的策略。华府若想拉拢亚太盟友来抗衡北京在东南亚的政经影响力,其“印太经济架构”能否推出实质计划,将是一大关键。
华盛顿将于3月28及29日举办美国与东盟特别峰会,白宫新闻秘书莎琪曾发表声明,称这场峰会为“历史性”会谈,并表示拜登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成为一个强大、可靠的合作伙伴,并巩固一个自信和统一的东盟,以应对这个时代的挑战。”
在全球聚焦俄乌冲突之际,这场峰会也引发各界关注。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资深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Kurt
Campbell)2月28日出席一场智库活动时也强调,尽管乌克兰出现危机,但印太依旧是美国关注的焦点。
位于中台湾南投的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学系副教授王文岳也同意,这场即将到来的峰会除了代表美国不因俄乌战争忽略对东盟的承诺,也反映出美中角力持续加剧。
位于中台湾的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学系副教授王文岳 (照片提供:王文岳) |
王文岳告诉美国之音:“(这场峰会)一方面是希望强化美国对东协(东盟)的保证,另外一方面,也是(美国)跟中国在对作,就是强化美国并没有因为俄国侵略乌克兰就忘记东协(东盟),表示还是重视东南亚的意味。”
美国与东盟即将召开的这场特别峰会也呼应了白宫2月公布的《美国印太战略》(Indo-Pacific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根据《美国印太战略》,美国将特别针对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扩大在印太的外交布局。
缅甸政变、民主人权 难有共识
目前白宫尚未公布这场峰会的议程,不过,根据路透社报道,峰会可能触及缅甸军事政变、疫后经济复苏、气候变迁以及投资和基础建设等议题。
暨南国际大学的王文岳说,这场峰会延续拜登政府去年10月底与东盟举办的视讯峰会,当时拜登在会上允诺,将提供1.2亿美元援助,协助东盟国家发展医疗卫生、经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迁等。
王文岳表示,除了疫后经济复苏及气候变迁等议题,双边在3月底的峰会也可望讨论安全合作的深化,但会谈恐难有太多亮点,实质进展也可能有限。
王文岳说:“(3月峰会)大概七八成的决议会跟他们在去年所开的峰会,有高度类似的地方。你看(白宫新闻秘书)莎琪发出的声明,还是去年底协助东协(东盟)经济复苏的重新再陈述而已,并没有提出新的东西。”
位于东台湾宜兰的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陈尚懋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抗中”可望将成为峰会主轴,但东盟的内部争议,包含爆发逾一年的缅甸军事政变等问题,恐无法透过这场峰会达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另外,《美国印太战略》所强调的民主及人权等价值,可能也无法与人权纪录不彰的2022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以及部分东盟国家达成共识。
台湾宜兰的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陈尚懋 (照片提供:陈尚懋) |
陈尚懋说:“拜登对于民主人权的重视跟强调,可能更胜于前一任的川普(特朗普)时期,可是却(要)在白宫欢迎整个议会都是他们政党(把持)的柬埔寨的(首相)洪森。东南亚还有很多国家人权纪录极差,现在为了印太战略去商谈,而且是在强调民主人权的印太战略的架构底下,确实会产生一些尴尬。”
抗衡RCEP 学者:美应速研拟“印太经济架构”
美国大动作邀东盟领袖开峰会之际,中国也在深耕东盟,扩大政经影响力。在此前提下,菲律宾马尼拉智库亚太进步之路基金会(Asia
Pacific Pathways to Progress)研究员瑞杰龙(Aaron Jed Rabena)表示,东盟不会就此“选边站”,仍将坚持“东盟中心性(centrality)”,以包容及中立的立场,不孤立任何一方,并强化与各方的联系。
菲律宾马尼拉智库“亚太进步之路基金会研究员瑞杰龙 (照片提供:瑞杰龙) |
瑞杰龙告诉美国之音:“所有东盟国家只想遵守所谓的‘东盟中心性’,意味着东盟国家将与中国、美国和所有国家接触。接受拜登总统的邀约仅代表,东盟愿意与所有大国往来。”
不仅东盟各国领袖不愿卷入美中的权力抗衡中,就连大多数东盟国家的民众也有类似的心态,因为中国已是区域内的政经强权,虽然他们对美国有所偏好,也有较高的信心。
根据新加坡智库东南亚问题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2月所公布的年度民调,七成受访民众都支持不选边,其中,46.1%的受访者认为,东盟国家应该加强韧性和凝聚力,对抗美中两国施压。另有26.6%的受访者坚持,东盟不应在美、中两国间选边站。不过,若非得要在美国与中国间选择一方结盟,有57%的受访民众选择美国,其余43%选择中国。
另外,52.8%的东盟民众认为,美国会为了全球和平、安全、繁荣和治理“做正确的事”,但仅有26.8%的人对中国有类似的信心。
但有高达76.7%的受访者认同,中国是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大国。有54.4%的受访民众则说,中国是东南亚兼具政治和战略影响力的国家。在这两项评比中,中国以大幅优势领先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
对此,佛光大学的陈尚懋认为,民调显示,超过七成东盟民众不愿东南亚成为美中博弈下的一枚“棋子”,但也同时期待东盟能从两强相争中,渔翁得利。
陈尚懋表示,美国若希望在东盟建立领导地位,或抗衡今年初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美国的“印太经济架构”(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就必须更明朗化。RCEP是一个由中国主导、与包含东盟10国在内的其他14个亚太成员国所签署的贸易协定。
拜登总统于去年10月的东亚峰会上表示,美国将与伙伴共同研议《印太经济架构》,内容包含贸易推广、数字经济供应链韧性等项目。不过截至2月份,美国仍处于与各方协商“印太经济架构”的阶段,也尚未公布明确的计划内容。
陈尚懋说:“东南亚(国家)参加了RCEP之后,可能对‘印太经济架构'有一些期待,但是现在‘印太经济架构’又还看不出什么,如果美国想要重新拿回在(东盟)经贸领域上的影响力的话,‘印太经济架构’必须要好好地表达清楚。”
不过,陈尚懋也说,以观光业为主的东南亚各国,目前正陆续加快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脚步,打算大举迎接中国游客所创造的庞大商机。若北京提出相关配套,为东南亚旅游业创造人流,可能进一步加深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连结。
陈尚懋说:“毕竟中国过去有观光客在东协(东盟)旅游,泰国1年就是(约)1000万(人),更不要讲其他国家加总起来,所以在整个东南亚经济疫后的复苏,如果看观光产业的话,中国影响力又稍微大一点。”
一带一路惹民怨 成美拉拢盟友契机
虽然东盟希望维持中立,但东南亚各国在支持美国和中国的立场上各有分歧。
根据新加坡智库东南亚问题研究所的年度民调,汶莱、柬埔寨和老挝分别有64.2%、81.5%、81.8%的民众支持站队中国,但缅甸、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站队美国的比例则分别达92%、83.5%、77.9%及73.6%。
对此,暨南国际大学的王文岳表示,包含汶莱、柬国和老挝等威权国家,由于治理方式与北京接近,自然成为中国在东盟的“铁杆”盟友,也是其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伙伴。但这些国家的人民看到一带一路所带来的负面冲击,也不时走上街头示威抗中,这不仅形成这些国家与中国进一步合作的阻碍,更可能成为美国策反东盟内“亲中”国家的契机。
王文岳说:“这些国家有时有反中浪潮,这跟中国在整个东南亚国家投资的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它投资的模式对少数的特权或者是华裔的政治人物特别有利,其他的族群反而可能深受其害。(美国)必须借力使力,一方面不要过度逼迫这些亲中威权国家,然后再结合民主派、反对派人士,才有机会达成(拉拢)效果。”
(对华援助协会特别转载自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