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界记者培训香港公民记者 国安法下延续新闻自由使命



10/04/2022

 

2022104 01:37

  • 美国之音


陈朗升在2019年采访反修例社会运动期间,在前线面对警察 (图片来源:陈朗升个人脸书网站)

被控阻碍警察执行职务后被法庭获准保释的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陈朗升成功抵达英国展开进修之旅后,国际社会对香港新闻自由急速下滑的关注度并未有丝毫减退。

相反,“无国界记者”组织(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更誓言,会继续关心香港新闻界,持续“保密”地为包括公民记者在内的各种传媒从业员提供培训课程,让他们在坚守记者岗位时,能保护自己与受访者,免堕进不必要的禁区与陷阱。

早于“港版国安法”在2020年中生效前,“无国界记者”便一直关注着香港记者协会的动向。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陈朗升早前9月初在执行记者采访职务时被拘捕与起诉,更是“无国界记者”关注的焦点。

该组织位于台北的东亚办事处执行长艾玮昂(Cédric Alviani)最近接受美国之音中文部采访时表示,尽管陈朗升得以如愿在英国牛津 深造修读新闻课程,但这并不代表事件如释重 负,香港新闻界已经可以松一口气。

他解释,因为这次针对的控罪是冲着陈朗升的记者角色与香港记者协会主席的身份而来,其政治涵意什浓。

艾玮昂政治检控陈朗升 试图引起寒蝉效应


无国界记者组织东亚办事处执行长艾玮昂 (美国之音/汤惠芸)

艾玮昂说:“很显然,陈朗升在采访时被捕并不是偶然发生的。 这是故意的,他们(香港警方)不只是针对特定某一位记者而已,香港政府针对的目标是香港记者协会主席。这个行动带有象征性质。因为香港记者协会几十年来一直不懈地在香港倡导新闻自由,并且在过往岁月中也持批评立场。”

艾玮昂解释,这个象征性的拘捕起诉行动,反映了香港政府目前对香港记者协会的不满,希望透过高调起诉陈朗升,在新闻业界引起寒蝉效应,从此闭嘴,不再在报导中批评任何政府政策。他坦言,当局要传递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讯息:“记者们,小心点!”

香港新闻自由指数排名下跌与“港版国安法”实施互相吻合

“无国界记者”今年5月发表全球新闻自由度排名时,香港排名下跌68级,跌至全球第148位。该组织于2002年首次发表全球新闻自由度排名时,香港不仅在亚洲名列前茅,而且在全球也位列第18名。


无国界记者组织的2022年全球新闻自由旨数 (资料图片)

艾玮昂分析,香港排名下跌与“港版国安法”实施两年来,和最近有关新闻自由的事态发展互相吻合。他说,港府明知“国安法”下难以再对外强调昔日“基本法”所保证的新闻自由,为了避免尴尬局面,最佳的办法便是向记者施压,要他们自我审查,甚至是闭嘴,从而达到取悦北京政权的效果。

艾玮昂并且提到,自去年香港《苹果日报》、《立场新闻》与《众新闻》等多家非亲政府传媒相继被迫停刊结业后,香港独立的公民记者也开始慢慢稳步发展。他认为,香港公民记者的出现,正是步中国大陆的后尘。他说,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执政后大力打压记者,中国国内以往仅有些微少许的新闻自由空间也完全被扼杀摧毁;现在香港正是重拾着中国大陆的步伐。

艾玮昂说:“确切地十年前,习近平在中国大陆开始执掌政权的时候,其实他便开始打压新闻自由。他开始限制主流媒体,特别是公共媒体的新闻自由,从而影响受众。这种相同的现象或多或少现在已经在香港开始重蹈覆辙。”

主流传媒失守催生公民记者 香港记者不向李家超提问太太岁数问题

“无国界记者”指出,当主流传媒受到极权政府胁迫、压制与操控后,社会大众自然会对新闻自由的缺失感到失望。

该组织分析,当大众看到一些原来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遭到低调处理,或故意遗亡,甚至索性不予报导时,一种失落无助感,甚至是沮丧便会油然而生。其结果最终会导致大众自我个人担当起记者的角色,做一个独立的公民记者。

在“港区国安法”生效后,香港传媒报导有关自2019年反修例社会运动后的争议性事件大幅减少,质疑的声音近乎绝迹。例如,当年831日便有指控防暴警察无差别在太子地铁站内暴打市民,甚至打死人,将尸体运走。这些指控早已绝迹于香港传媒,不再被提及。

此外,现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今年4月竞选时被指故意隐藏其妻子的年纪,避免外界发现他当年与还未成年的太太发生性行为,并涉嫌因此违反香港法律。这些在网上疯传的言论,至今也没有一个香港传媒记者公开地向李家超提问,只有网上的公民记者图文并茂提出李家超可能已触犯法律。


新一届香港特首选举唯一候选人李家超5月6日在湾仔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造势大会,
中英文口号”我和我们”及”We and Us”引起文法及翻译错误等争议 (美国之音/汤惠芸)

不过,“公民记者”这一词尽管在中国大陆民间也广为接受,如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有公民记者张展到武汉实地调查;但在对外自称还有新闻自由的香港政府高级官员眼中,记者的身份、定义仍是存在极大争议性。

香港保安局长不接受“人人是记者”观念 无国界记者认为为何不可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曾于916日公开表示,不能接受每一个市民都可以做记者这种观念,认为此举不是专业的表现,声称有关做法只会适得其反,使记者行业不会被尊重。

他重提2019年反修例社会运动期间的情况说:“有好多人,13岁小朋友又说自己是记者,有些人拿着镜头对我们(警方)的女同事拍摄,评头品足,又说自己是记者,究竟那些才是真正记者,那些不是真正记者呢?”

对此,艾玮昂反驳邓炳强的有关言论,认为“人人是记者”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事情的关键在于这些记者是否如实独立地作出报导,履行记者天职。他解释,只要记者尊重新闻道德,报导事实,不受政治操控,不试图隐瞒也不操纵事实,便算得上称职,自然会受到尊重。

艾玮昂说:“因此,当你考虑这种类型的定义时,是的!即使是一个13岁的孩子,只要他们收集了事实并将这些事实完整地提供给予公众,他便可以称职地做一名记者。现在,谁是、谁不是记者?这不是政府的责任,若我们让政府做出这决定,他们便将做出很多限制,特别是在威权政府或受到威权政权压力的政府,就像目前香港的情况一样。”

艾玮昂进一步解释,因此,香港政府更应让大众随时随地从事独立公民记者的工作,社会大众会懂得从他们发布的内容是否宣传、是否企图操纵读者意见、影响公众舆论,从而区分他们是否记者,而这不是由政府来决定的。

独立记者坚持考验、错误中道歉与分享批判疑问

自《苹果日报》去年年中被迫停刊关闭以来,一些前雇员继续坚持斗志,在脸书开设个人记者账号,希望继续发挥记者求真监察社会的功能。其中,前《苹果日报》人物专题首席记者陈珏明今年1月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道出了其坚持理想的真谛。

陈珏明当时说:“前景我想是悲观的,但是在悲观的里面又这样说,在世界上最极权的地方,都仍然会有新闻工作者尝试在狭缝的里面继续工作,当然就因为这样要付出代价,我想这个就是时代给我们的考验了。”

王俊彦错报前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现身英国机场 事后向外致歉

除了没有固定收入,理想不能当饭吃外,即使不愁柴米油盐,要做一个有信誉、有公信力的独立公民记者,在没有庞大新闻机构的资源下,也可能会轻易犯错,错报消息。已移居英国的前香港无线电视新闻主播王俊彦便因核实消息来源的严谨程度,错报香港前特首林郑月娥在卸任后今年7月中与丈夫出现在英国机场。


王俊彦于7月19日在脸书上发文为错报消息致歉 (图片来源:王俊彦个人脸书网站)

王俊彦事后在其《各位,我系王俊彦》的脸书及YouTube频道撤回716日的帖文,并且致歉。他承认,由于处理过程中,仅凭单一消息来源,未有作进一步核实,有欠审慎,核实不足,这则消息带来当事人及公众各方诸多不便,承诺往后将以更严谨更谦卑态度,处理所有新闻资讯。他写到,恳请各位前辈、同行及关心香港新闻的朋友,继续给予批评指正。

林妙茵引述数据 让公众思考0+3防疫政策的理据所在

此外,香港有线电视新闻台前港闻助理总采访主任林妙茵,因不满其主理的调查专题组《新闻刺针》全员于前年12月初被裁而愤然辞职后,也在脸书上继续发挥其新闻专才本色,分析时事,向业界与大众提出良善建议。

926日香港政府推出新防疫政策0+3(即入境旅客免除酒店检疫要求,只需接受3天的家居隔离监察),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在记者会讲解政策顿时成为焦点。由于他早于今年221日曾经公开说“与病毒共存 等同共赴黄泉”的言论,因此外界关心他现时放宽防疫政策,是否“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

林妙茵在脸书上引述“黄泉论”发表当日的香港确诊7533宗数字;与宣布放宽03新政策当天有5387宗确诊个案相比,引领读者思考为何这些数据上的差距,足以使卢宠茂可以达致“当日黄泉、今日安全”的结论?

在当天的记者会上,由于特首李家超与卢宠茂同场出席记者会,最后因安排上卢宠茂也是没有回答这条相关的问题。


林妙茵的脸书网站刊文重提“黄泉论” (图片来源:林妙茵的脸书网站 2022年9月23日)

林妙茵写到,“问题越长,回答者越容易选择性作答,或选择性不答。你问六、七题,我漏答一题,是人之常情;你一矢中的问一题而我答不上,那几秒语塞便是新闻。是否问得越多越巴闭?值得思考一下。”

无国界记者对香港发展公民记者现象并不悲观

“无国界记者”东亚办事处执行长艾玮昂指出,香港的新冠防疫政策,除了影响着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外,也牵动着每一位关心香港的海外人士,所以,这也是香港独立公民记者有空间生存的理由,他本人并不持那么悲观的态度。

艾玮昂说:“显然,在香港当记者还是可以的,不仅在主流媒体,还可以做独立(公民)记者。全世界都渴望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香港境内正在发生的事情。COVID-19 新冠大流行限制是怎么回事?这些地方的疫情是怎么回事?全世界都想更多地了解中国,更多地了解香港,所以我认为独立(公民)记者与愿意付费接收香港讯息的媒体合作并不困难。”

不过,艾玮昂承认,不悲观并不等于前景充满希望。他也意识到,无论是为主流传媒还是独立地以个人身份工作,香港记者面临最主要的问题仍是国家安全法,因为现在他们头顶有一种永久的威胁,即无论他们写什么,无论何时写,总有一天他们可能会被指控犯有危害国家罪。这种非常模糊和定义不清的法律,不仅危及身处香港的记者,即使是在香港以外的记者,实际上也可能因国安法下的罪行而被中国当局追究和判刑,即使他们从未涉足香港。正因如此,香港目前已经出现了记者人材外流的现象。

港版国安法下记者人材外流 选择留下敢于报导敏感题材者风险更高

艾玮昂说:“目前已有大批记者离开香港,迁往其他地方,无论是往美国、欧洲还是其他亚洲国家。 而这种趋势实际上是可怕的。香港什么时候会演变成一个没有人可以报导某些话题的地方?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

他续分析,那些决定留在香港的记者将面临更大风险,因为他们会很容易被当局辨别,身份变得更加突出明显,尤其当大多数传媒无法涵盖报导某些敏感话题时,若有一位独立记者作出报导,他们便会有更高风险,可能会受到骚扰或被捕。

无国界记者已为香港记者展开网上培训 提高保护自己与消息来源能力


无国界记者举办免费粤语网上训练课程 (无国界记者组织官方网站)

正因这样的处境,“无国界记者”近年已经为香港记者提供网上培训课程,借此增进传媒机构和独立公民记者保护自己和消息来源的能力。

艾玮昂介绍说,这些包括以粤语作培训语言的课程,无异于该组织在世界其他地方一直以来正在进行的工作,旨在协助传媒机构和独立记者培养新闻道德、资讯安全、基本法律的相关能力。

记者浏览相关网页资讯,发现“无国界记者”会引述网络安全专家 解释为何记者应尽量使用加密通讯软件Signal,以便在沟通敏感资讯时保护自己和消息来源。

当记者尝试了解参加这类课程的香港记者类别、所属机构、简单身份背景,以及他们对有关课程的反应时,艾玮昂婉拒回答,说不能详细谈及,尽管课程是公开的,但参加者均希望能将身份保密,避免曝光。

艾玮昂说,尽管在世界各地的新闻从业员,都想做调查报导,得到普立兹奖(Pulitzer Prize);但不幸的是,很多都需要面对专制政府、私营机构甚至是“黑手党”,履行记者天职甚为困难,有时候更要面对死亡威胁。他说,香港记者虽然面对的恶劣状况未达致如斯境地,但对仍然有心进入此行业的学生,万分敬佩。

艾玮昂说:“就香港而言,这当然越来越难,因为现在就读新闻专业的学生都很清楚这一点,就是当他开始进入这行业时,都会有一些红线,会有一些限制。 他们必须小心,国安法会威胁着他们一生的职业生涯。但在此背景下,仍有很多记者在香港工作,仍有很多新闻系的学生打算当记者,他们有此非凡勇气,我们要向他们致敬。”

(对华援助协会特别转载自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