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加拿大谈《情报保护协议》 日本加强多国安全合作以抗中国



10/16/2022


20221016 08:51



2022年10月1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东京会见来往的加拿大外长乔美兰。


台北 — 

日本将与加拿大启动有关《情报保护协议》的正式谈判,并与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强化安全合作。专家认为,鉴于美中对抗的大格局让日本不易维持平衡外交,因此,日本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是能避免美国在印太地区投入的力量减少时所产生的困境。

建立军事合作网络以防止美国脱离区域防卫

日本正在积极地与美国之外的盟友展开强化安全合作的行动,以对抗中国在区域造成的压力。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013日在官邸会见了加拿大外长乔美兰(Melanie Joly),就加强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达成一致。此前的1011日,日本外务大臣林芳正与乔美兰在东京都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双方公布了旨在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的两国行动计划。其中写明,为加强安保领域的合作,日加双方正式开始就签署可共享军事情报信息的《情报保护协议》进行谈判,以推进日本自卫队和加拿大军方的合作。

日本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已签有《情报保护协议》。

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1011日与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举行在线会谈,就加强日英防卫合作达成了一致。关于两国计划共同研发的下一代战机,会谈确认了将朝着就合作内容达成共识而加快磋商。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与澳大利亚贸易和旅游部长法雷尔1011日在东京举行经济部长对话,就日澳两国加入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合作以对抗中俄的经济施压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这是双方自去年7月以来第四次对话。


日本笹川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渡部恒雄(照片提供: 渡部恒雄)


日本笹川和平基金会(Sasakawa Peace Foundation)高级研究员渡部恒雄(Tsuneo Watanabe)表示,对于中国在印太区域一直进行违反国际法的扩张行为,日本不可能单独靠着美日同盟与中国对抗,所以日本在几年前开始就非常积极地透过区域性组织,逐渐加强与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沟通与合作,例如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

他对美国之音说:“要与中国对抗不可能光靠日本,也不能光指望美国,必须长期地与跟中国地理位置接近、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不断地沟通和发展合作。虽然Quad不是像联合国或北约那样严密的组织,只是有共同志向的国家共同加入的机制,但是能发挥一定的效果。对于日本来说,有澳大利亚和印度成为合作伙伴,就能在对抗中国扩张上面有相当的影响力。当然如果获得韩国、欧洲、加拿大的支持更好,所以日本积极争取与更多有着共同利益的国家发展合作。”

渡部恒雄指出,印度的加入特别重要,因为日本与澳大利亚都是美国的盟邦,面对中国本来就有互助的共识,而印度不是美国的同盟国,中国希望拉拢印度,因此印度加入与日美共同的组织将让中国在区域的布局变得更棘手。

台湾中山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郭育仁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日本与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发展军事合作关系,并非最近才开始,其实在2012年安倍晋三再次担任首相时就为日本规划了这个战略。


台湾中山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郭育仁(照片提供: 郭育仁)


他说:“安倍在第二次回锅(担任首相)开始,就已经跟很多民主国家在洽签这些军事合作协议了,为什么在他任内签最多呢? 当然是因为他的国家大战略的构想,也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印太战略。日本的国家安全困境是相当特殊的,如果光是依赖日本自卫队,是不足以自我防卫的。要防止美国从亚太、印太地区departure(脱离),光凭日本一个国家当然是做不到。安倍当时在建立这个网络化的军事合作关系,主要在于把它建构成多边多层的军事安全合作关系。”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员詹祥威表示,安倍在 2015 年启动了 “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的相关修法,成立了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以及国家安全保障局,就是试图近一步统整散落在警察厅、防卫省、外务省等等情报单位的零散情资。在整理好内部情报安全环境后,才有可能与盟邦进一步地展开情资交换与所谓情报共享协议的签署。

他告诉美国之音:“日本近年来加强情报的共享协议原因很简单,过去美日韩曾经针对朝鲜半岛核危机进行了三方情资交换协议,但如今为了因应中国的强势崛起,以及在周边争议领土等更趋强硬而且边缘战术的作为,盟邦间的情报交换又更重要。此外,日本是高度仰赖海上运输进出口商品以及能源的国家,更何况现在是全球高度互赖的时代,因此在海外当地的动荡很可能对日本造成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影响,因此能够更为快速、准确的掌握情资,仰仗的是盟邦间的情报共享。日本自然希望能够与更多民主自由的盟友间达成情资共享的协议签署。”

美中对抗战略已定 平衡外交大不易

《共同社》1012日引述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称,日本政府正在就11月初在德国召开与该国的国防与外交会议(2+2)展开协调。本次会谈将采用面对面方式进行,旨在针对中国与俄罗斯构成的威胁,加强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

另一方面,岸田文雄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最早将于1022日在澳大利亚珀斯举行首脑会谈。有鉴于中国在亚洲太平洋增强的军事力量,双方有意进一步强化安全保障和经济方面的合作。

台湾日本研究专家郭育仁表示,自从20171月特朗普总统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强度大幅增加,岸田文雄虽然被视为对中鸽派,但是日本强化国际合作以对抗中国威胁的路线不会改变。

他说:“影响日本外交政策的主要决定力量,我觉得是外在的。所以纵使岸田文雄一直被视为是自民党内的鸽派,或者是很多媒体在讲林芳正是亲中派或对中友善派,他自己个人意志所表现在日本外交政策走向的力道是相当弱的。换句话说,形势比人强,美中战略竞争或是战略格局几乎不会改变了,尤其是美国刚刚公布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可能就如同苏利文所说的,未来的十年是强权之间的权力斗争,或者是战略竞争的大格局。”

日本印太战略学者渡部恒雄表示,日本的对中路线在20204月菅义伟与拜登的日美峰会就已经定调,不管首相是谁都不会改变。

他说:“美国与中国都是超级强国,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强化日美同盟已经是日美双方的共识,今后只会对中国愈来强硬,这个路线只要是自民党还在执政,就不太可能改变。”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者詹祥威表示,日本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奉行所谓“政美经中”的路线,但是现在美国的整体战略已经有根本性的转向,日本要维系所谓美中平衡十分困难。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员詹祥威(照片提供: 詹祥威)


他说:“在当前全球高度互赖的前提下,世界各国不可能与中国脱钩,无论是政治面或经济面,但过去中国从世界各国取得经济援助、取得先进技术、取得高科技芯片与制程,甚至与民主国家之间进行军事安全交流等敏感、会促进中国成长的项目的合作都不太可能持续。在这样的前提下,日本要如何与中国维持正常的互动关系?有哪一些民间投资项目可以合作?有哪一些政治对话的项目可以进行?有哪一些政府主导的共同开发项目可以持续?我想都要经过一定程度的调整与摸索,但无论如何维持一定程度的双边对话,仍然是风险控管的重要指标。”

中国与威权国抱团取暖并与印度融冰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914日至16日出访中亚两国,并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又称:上合组织峰会),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于915日在乌兹别克举行首脑会谈。这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近三年来习近平首次出访。

分析人士认为,面对美日与其他民主国家积极发展伙伴关系,中国也希望展现实力,显示中国不仅愿意与俄罗斯一切照旧,甚至愿意明确表示支持,并加速形成更强大的中俄联盟。

台湾日本研究专家郭育仁认为,习近平的中亚行重点并非习普会,而是想利用机会与印度总理莫迪接触,试图为中印关系融冰。

他说:“我记得322日王毅就有访问巴基斯坦,然后应该是23日或24日突然无预警地访问阿富汗,还特别为阿富汗举办第三届的周边外长会议,那一次俄罗斯当然也有参加。所以他在(俄乌)战争爆发一个月就开始试图把这个当成一个机会,开始把这些威权国家的小朋友再组织起来。在五月底时,因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场上深入泥淖,中俄关系就产生了反客为主的变化。9月的时候的上合峰会,我觉得,习近平会出席,主要是印度,因为印度虽然是民主国家,可是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非常好,所以当印度不顾民主国家的反对而参加上合组织峰会时,这对习近平来讲是非常大的诱因,有一点类似外交的突破口。”

日本印太战略学者渡部恒雄认为,中国积极地与俄罗斯或中亚等国发展合作关系,也代表了日本与友好国家合作的效果已经展现出来。

他说:“中国早就在上海合作组织和俄罗斯等国、以及与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展开互利合作了。但这也反映出日本在Quad 等多国协作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了。基本上对任何一方来说,这都是长期竞合,所以双方都重视长期的战略与视点,中国也是考虑比较长远的国家,日本需要与其他国家一起集思广益并互相配合,才能维护区域的和平与稳定。”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者詹祥威指出,从中国官方用语就能得知中国如何定义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例如中国将俄罗斯定义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越南、泰国以及缅甸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三者可视为最高等级,也代表中国与这几个国家的双边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对于未来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关系,他认为可以用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不脱钩、不依赖”来描述。

他说:“与中国价值相同的国家会尽可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形成集团,与美国价值相同的国家会重新拥抱世界秩序与民主自由的国际建制,但这两个集团仍保有互赖,仍然不会完全脱钩,仍然不会全面敌对。另一方面,中国仍然会致力于提倡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会持续将民主自由视为敌人,因为这是根本性关乎共产党统治正当性的因素,因此当对外关系的要素与此点冲突时,对外关系将可以理所当然的被牺牲。”

(对华援助协会特别转载自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