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3日 00:15
尊子赠送给美国之音的自画肖像。 |
香港
—
香港漫画家尊子的作品近期多次被港府批评甚至谴责。与尊子合作了40年的《明报》突然决定,5月14日起暂停刊载他的漫画专栏,却没有解释原因。尊子不排除《明报》的决定与港府施压有关,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强调自己无意利用媒体作为抹黑政府的平台。
5月11日,漫画家尊子的作品如常在香港《明报》的港闻版和副刊刊载,但是两篇漫画旁边印有“编辑部编按”,宣布尊子两个漫画栏目从5月14日星期天起停刊,并感谢尊子40年来一起见证时代变迁,但未有解释停刊原因。
过去半年,尊子漫画曾先后六次受到港府批评。以去年10月一篇作品为例,漫画讽刺港府招聘人才“接受苛政管治者优先录用”,被官员批评“自以为幽默,损害香港形象”。
港府批评尊子作品损害香港形象
5月9日的一篇作品则讽刺香港区议会选举改革,描述很多“高分低能”的人,可获委任为防火或灭罪委员会成员,再把关筛选区议员,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严厉谴责说,《明报》接二连三就区议会改制发布误导言论,是政治凌驾道德。
原名黄纪钧的尊子,1978年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1983年开始,以“尊子”、“纪文”等笔名,为《明报》绘画时事政治漫画,随后也在《苹界日报》、《壹周刊》等设专栏。
尊子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表示,对于自己的漫画被停刊并不感到意外。
他说:“过去40年能够不间断的创作时事漫画,记录了一段比较完整的香港变化。以目前的形势,香港创作这类漫画的人越来越少,发表的平台也少。只有《明报》才放手让我创作,而且画了那么久。大家都知道压力从哪里来。压力越来越大之下,无奈之下才有了这个决定。”
明报职工协会对尊子漫画停刊感到遗憾和无奈,认为除了新闻报道,专栏作家的作品也是《明报》核心价值的一部分,多元社会应该包容不同声音,希望各界尊重言论自由,守护《明报》的核心价值,维护社会公正和善良。
尊子说,无论是《明报》,还是他本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反映了当局希望把他的漫画栏目“除之而后快”。他不排除《明报》的决定与当局的压力有关。
尊子说:“一份报纸可以在压力下消失,这在过去是匪夷所思的,可是现在这种可能性真的存在,就算不让你消失,也可以让你只剩下‘半条人命’。其实针对我的漫画的批评都是集中在过去的一年半载。回归那么多年以来从未发生过,所以发生改变的不是我的漫画,而是时局或者领导层的治港理念。”
港保安局长:有人利用媒体抹黑政府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5月11日表示, 若有人意味可以控制或霸占媒体,可以肆意用并非事实的误导性指控来抹黑政府,煽动港人对政府的不满,港府必须发声、澄清,还港人知情权。若媒体不想被人利用抹黑政府,停刊是负责任的做法。
尊子说:“我觉得他(邓炳强)的创作能力很高。若一份报纸那么容易被人利用作平台的话,这份报纸的编辑也不太合格吧。他们(港府)可能另有目的,希望能把反对声音或者异见降低。我们看到中国大陆的情况就是这样,现在港府也有些接近。我觉得,自己的漫画和外国文明先进国家比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但是他们都受不了。这就没辙了。”
邓炳强不点名批评尊子,肆意用并非事实的误导性指控抹黑政府,尊子对此提出反驳。
尊子说:“漫画是一门概括性的艺术,把复杂的东西概括化之后,把它重点展示,在这过程当中,当然会有些提炼、夸张、改动,要完全和现实一样是没有可能的。把猪肉煮出来也没可能一整头猪放在桌子上吧。”
除了漫画栏目被报纸停刊,香港的公共图书馆也从5月11日起,把尊子的二十多本漫画作品全面下架。香港特首李家超回应说,当局有专业人士负责检视图书馆借出的书籍有否违法、会否对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并考虑是否适合公众阅读。他强调政府立场一向清晰,不会借出涉嫌违法的书籍。
面对打压尊子称不会停止创作
“港版国安法”使香港不少异见人士备受打压。不少港人都担心会误踩红线。面对港府打压,尊子说,虽然尖锐的政治漫画再也没有生存空间,但自己不会停止创作,更不会离开香港。
尊子说:“问题是有没有平台愿意刊登这些漫画。我相信,在目前的形势下,平台也有一定风险。如何在网络发表作品,我也需要请教别人到底如何操作。我直到今天都没有想过离开香港。既然漫画都没有了,暂时来说不会有什么压力。当然了,如果港府要采取进一步行动,或者要拘捕我。这就不是我能估计的了。”
香港前民主派立法会议员许智峰表示,尊子事件确认了言论自由已在香港消失,香港再也容不下反对声音。
许智峰说:“尊子过去40年来一直在画漫画讽刺、批评政府。过往的程度跟今天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突然就被禁止了。我们就可以意识到,香港落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的公民完全没有言论自由,就连容纳我们发声、批评、讽刺的空间都没有了。”
许智峰说,尊子的漫画陪伴港人成长,是港人的集体回忆,《明报》有责任交待为何作出停刊的决定。
许智峰说:“我觉得《明报》的处理手法完全不负责任。我小时候就是看尊子长大的。尊子的漫画是香港的公共集体回忆的一部分,突然之间说没有就没有了,没有任何解释。《明报》欠下公众明确的交待。很多港人也会觉得很愤怒。”
(对华援助协会特别转载自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