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特赦《勇气画布》人权艺术展: 纪念天安门大屠杀受害者的《国殇之柱》引人注目



12/06/2023


2023126 07:01



丹麦艺术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和他的国殇之柱在《勇气画布》
人权艺术展上(美国之音/李伯安)

伦敦  


伦敦《勇气画布》人权艺术展上,香港,缅甸,波兰等国艺术家对抗极权的作品得到展出
 (美国之音/李伯安)

20231210日是世界人权日,也是《世界人权宣言》问世75周年。从121日到10日,国际特赦组织英国分部和Artvocate.co在伦敦联合举办《勇气画布》(A Canvas of Courage)人权艺术展。

此次活动聚焦了来自香港、缅甸、泰国和波兰等地的艺术家和作品。

展方表示,这次展览的目的不仅在于展示这些艺术家维护人权的的精神,还在于促进散居海外的活动家和艺术家之间的联系,创建一个团结和支持的网络,共同反对极权政府的审查和镇压。

丹麦艺术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和他的国殇之柱在《勇气画布》人权艺术展上
(美国之音/李伯安)

在这次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在英国展出的由丹麦艺术家高志活(Jens Galschiøt)制作的复刻版“国殇之柱”(Pillar of Shame),也叫“耻辱柱”,这座雕像原本是对中国1989 "六四屠杀 "受害者的悼念。

高达八米、重两吨的原版“国殇之柱”,曾在过去二十多年间矗立在香港大学校园。但是香港国安法通过之后,香港大学于2021以“基于大学的最佳利益,根据外部法律建议和风险评估”而拆除并移走了这座雕像。20235月香港当局以“颠覆国家政权”为由,没收了这个雕塑。

国殇之柱:纪念与抵抗的象征

国殇之柱于199763日首次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竖立,以纪念1989年天安门广场抗议事件八周年。这座雕像描绘了50个被撕裂和扭曲的身体,象征那些在政府镇压中丧生的人。在雕像的底座上,还刻有屠杀的历史和图片,并用中英文写着“天安门大屠杀”、“198964日”和“老不可杀幼”等字样。

199764日晚上的天安门大屠杀悼念活动之后,香港大学生开始争取一个永久安置雕像的地方。在与警方发生冲突并与大学领导产生争议后,凌晨3点,学生成功地将这座2吨重的雕像移至香港大学的兴华楼。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国殇之柱先后在相关的七所大学轮流展出。

“我们当年的计划是把国殇之柱有一天放在天安门前,我们一直在等着中共政府的倒台,”高志活对美国之音说。

202110月,该雕塑被举报违反《香港国家安全法》,引发争议。香港大学根据当地一个政治研究协会的建议,以香港同盟会和香港大学学生会解散后没有正式物主为由,要求拆除雕塑。高志活坚持自己的所有权,批评港大的仓促决定,并表示打算将雕塑迁出香港。

在法律纠纷和国际关注中,丹麦外交大臣科弗德(Jeppe Kofod)出面干预,强调艺术表达作为基本人权的重要性。尽管全球发出呼吁,香港大学还是于202112月拆除并移走了“耻辱柱”,引发了广泛的批评和对香港日益减少的自由的担忧。

20235月,香港警方扣押了雕塑,并根据《国家安全法》将其与煽动颠覆罪联系起来。高志活在国际特赦组织的艺术展上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这样一个自称强大的政府却害怕一件雕塑,令人感到疑惑,但是他认为中国政府的过激反应,也成了他的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艺术是一种专注的东西。尤其是我的艺术,会让人们专注一件简单的事,甚至让对艺术不感兴趣的人也能理解。中国政府,他们不知道如何管理媒体,如何管理公众。在欧洲,他们犯了很多错误。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艺术的一部分,”高志活告诉美国之音。

跨国镇压与白纸运动


《勇气画布》人权艺术展作品之一 (美国之音/李伯安)

在国际特赦组织的《勇气画布》艺术展览上,很多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前来参观。高志活说,他从交谈中发现,这些中国留学生对于这个雕塑背后的中共血腥镇压学生运动的历史毫无了解,有些人甚至会拿苏格兰以及爱尔兰的历史来给中国政府的暴行辩护。

高志活说:“我觉得他们很多人是选择不知道,因为知道这个雕塑背后的故事,会对他们带来危险。但是这对于习近平并不是一件好事,中国的统治系统是很虚弱的,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知道了真相,这个系统会很快崩溃,就像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政府一样。”

今年“六四纪念日”前夕,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博士生曾雨璇因有印着“国殇之柱”的海报和参与悼念六四活动以及白纸运动而被香港警方以“煽动”罪名被捕,服刑半年结束后被送回大陆,至今没有消息。


《勇气画布》人权艺术展作品之二 (美国之音/李伯安)

“一些不知道这个雕塑故事的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想要跟我还有这个雕塑合照,但是我警告他们这个行为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我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全,但是我害怕他们如果回去中国会因此而被中国当局逮捕。”

曾经参与白纸运动的中国留学生高霖(化名)曾在香港国安法通过之前,特意去香港看这个雕塑,但是很怕被中国当局知道他今天在英国又参观了这个展览。


《勇气画布》人权艺术展作品之三 (美国之音/李伯安)

高霖对美国之音说:“其实我们很多会翻墙的大陆人,都对这个雕塑有了解。有很多向往民主的年轻人,当年会去香港看这个雕塑。当它被香港当局没收之后,我其实是很难过的,但是我并不惊讶,因为现在中国政府对政治异见人士的打压越来越严,对不同意见零容忍。即使来到英国以后,我们来看这个雕塑都会很害怕,我还有其他朋友想过来看,但是他们却思考再三后没有来。因为我们怕中国政府会派人来现场拍照,日后在我们回国的时候逮捕我们。”

高志活告诉美国之音,目前有另一个更大的复刻版的国殇之柱,于今年或者明年会在欧洲议会展览,尽管此前中国政府对于在德国柏林和丹麦的展览都表示强烈谴责。

参观国际特赦这次艺术展的人士表示,“国殇之柱”的传奇故事凸显了香港在艺术自由、历史纪念和专制控制之间持续存在的紧张关系。它的历程充满争议和韧性,作为争取人权和表达自由的持久斗争的象征,会继续引起人们的共鸣。

高志活的助理拉塞(Lasse)告诉美国之音:“在2021年之前,国殇之柱象征更多的是关于受害的每个人。而当香港大学和政府当局把它移除和没收后,国殇之柱进一步象征了人们对自由的渴望,也团结了海内外的港人。我们想要告诉中国政府,他们可以移除这个雕塑,但是没法改变它对于自由的象征。”

(对华援助协会特别转载自美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