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评论—2024-05-25)以建设天堂为名而将人带入地狱是极权政体的本性。从人类历史来看,一切人间美好的愿景都成为极权统治者诱惑民众跟从自己的由头,而为年轻人提供保障性住房,只是极权众多口头承诺的一种。当今天中国大地再度响起“年轻人将来都能住上保障房”的声音时,说明那种计划经济时代的贫困苦难正降临中国大地,而保障房也必定如梦幻难成现实。
5月17日,央行“三箭齐发”:创设结构性货币工具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通过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发放到地方国企,收购房地产库存,用作保障房;首套房首付比下降到15%,二套房下降到25%;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取消首套房和二套房的贷款利率下限。
据央行副行长介绍:央行将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副行长进一步解释称,第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规模是3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银行。银行按照自主决策、风险自担原则发放贷款。人民银行按照贷款本金的60%发放再贷款,可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
第二,所收购的商品房严格限定为房地产企业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按照保障性住房是用于满足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的原则,严格把握所收购商品房的户型和面积标准。
第三,城市政府选定地方国有企业作为收购主体。该国有企业及所属集团不得涉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不得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同时应具备银行授信要求和授信空间,收购后迅速配售或租赁。
第四,自愿参与。城市政府根据当地保障性住房需求、商品房库存水平等因素,自主决定是否参与。符合保障条件的工薪群体自主选择是否参与配售或租赁。房地产企业与收购主体平等协商,自主决定是否出售。
此政策一出,舆论掀起热潮,宣称中国年轻人将来住房有了保障,仿佛一个美好的共产主义时代将临。然而,这种央行通过贷款地方政府重点收购国有房企房屋的行为,真能为中国未来年轻人提供起住房保障吗?
对此,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住建部政研中心研究员陈淮在5月24日一个视频讲话中说:“我们媒体有一个很不好的‘记者经济学’的趋势,说政府说这三大工程,新的一个时期,就是将来年轻人都能住保障房,政府把住房包下来,不要开发商,不要房地产市场。大学毕业要娶媳妇没房子,去找政府去,政府给你解决一套。这事查韦斯干过,人们认为那多好啊,是不是?但是他把一个在美洲排位第七的发达国家,搞成最穷的国家。”
可见,陈淮教授并不认为央行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三箭齐发”真能解决年轻人住房问题,而他所举查韦斯将一度富裕的委内瑞拉变成一个贫穷国家,正是通过这种包办市场,许诺保障而达成的例子,有力地证明这种想法的荒谬。
事实上,一切通过权力来吞噬市场,以许诺天堂而将国民带入地狱是从前苏联,到今日朝鲜,以及中国1976年前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通病。中国在文革结束后,一度开启改革开放,口头表示要通过市场经济来取代计划经济,也因此赢得了文明世界的经济投资、技术转让、管理经验等等支持,争取到了30余年高速发展,然而,中共十八大后,为了维持极权统治稳固而公然作出国进民退,强化极权包办,扼制市场发展,努力重返文革等等倒行逆施举措,让极权统治本性暴露于天下,也使文明世界看清了中共极权面目,从而奋起与中国经济切割,采取一系列脱钩举措,使中国经济陷入困境。作为中国经济体量最大的房地产业已举步维艰,中共穷尽一切举措,意图挽救房地产经济,然而屡屡失效。就在房地产崩溃之际,中共又祭起极权固有的权力包办模式,企图通过央行出面来指使地方政府对国有房企库存房屋进行收购,假借为社会提供保障房名义,事实是为了托抬楼市,使房价不至下跌过快,使极权统治不致受到冲击。
从人类极权统治的历史事实来看,这种假借为民谋利旗号的权力包办,最后必然是让民众承受灾难,那就是既不会有低廉的住房,也不会有民众选择的余地,即既失去经济上的住房,也失去人生选择上的自由,最终真正是人财两空。
大家应该还记得,早在2022年便有御用的所谓专家学者出来高呼:“大家拿出责任和担当,勇敢买房,拯救房地产,拯救经济。”甚至有人出招,如何迫使民众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来赎买住房,完全不顾民众死活,不顾经济下行,民众就业艰难,生活无着的现实。在得到民众嘲讽并社会以躺平对抗,甚至年轻人以不结婚、不买房,来回应后,今天中共又抛出这种权力主导包办市场的方式,归根结蒂还是为了保权贵集团利益,保房地产不崩溃,而绝不是真正会为年轻人提供保障房。对此中国年轻人不应心存任何幻想。不仅如此,还应千万认清权力包办市场的极权性倒退,及其必将给社会带来的灾难。
对华援助协会特约评论员
2024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