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耻:错把人民作江山



12/27/2024


 

(对华援助协会—20241227日)

中国之耻:错把人民作江山

诸一丁

 

都说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只要看“江湖”与“江山”两个词组,就可以印证此说不假。这两组词看上去一样,似乎是同义词,都是说江呀湖呀山呀,但就像“风月”与“风云”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一样,这两组词内涵差别大矣,值得我们稍微玩味一番。

“江湖”与“江山”并不是真正指江或湖或山,它们的含义已经大大扩充、扩广了。

江湖,不能单看字面意思,误读为“江与湖”。江湖更多指的是社会,以及相对于皇帝以及官僚阶层的民间社会。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庙堂”指的是皇帝政权,而“江湖”指的是草根社会。杜牧的名句:“落魄江湖载酒行,”就是说他已经脱离了皇家体系,所以是个落魄之人,然后在社会底层飘荡,只能以饮酒为乐。又如,“他是个跑江湖的人。”此处“江湖”的意思是他在草根社会上混、谋生。“江湖好汉”意思是,一个在民间社会享有好名声的人。

了解完“江湖”,现在来看“江山”,“江山”的含义又更广,可以指历史,例如:清代诗人赵翼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但“江山”最主要意思是国土与政权。所以“江山就是人民”的英译是“The country is the people”即用country(国家)来翻译“江山”。

中国大陆人都熟悉这个句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此处的“江山”指的是政权,不是大自然的风光,此处的“英雄”指的不是游客,而是像刘邦项羽有当皇帝的野心、有愿意为获取政权抛头颅的人。所以当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为操与尔”,这里的英雄并不包括关公诸葛亮等,因为诸葛亮也好,关公也好,并没有要当皇帝的野心。“折腰”就是所谓的英雄对皇权的觊觎。当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时,就是要表明他拒绝屈服皇权的高贵人品。

当“英雄”获取“江山”(政权)后,接下来的挑战就是“守江山”了,即如何治理江山,即治理这个国家。国家由两部分组成:自然与人,也就是国土与人民。作为自然部分的江山是被动的,是死的,可随皇帝去指点、改造、污染。今天秦始皇要修阿房宫,便砍光山上的所有树木(蜀山兀,阿房出),树木对此不能发表意见。明天隋炀帝想穷奢极欲,挖一条运河去畅游享受,大地也不能拒绝。但人是活的,有生命、有思想。中国古代皇帝希望采取治理自然土地的方式去治理人民,也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统治老百姓。泥土被锄头锄来锄去,泥土不能有怨言,那人民被锄来锄去,最好也不要发怨言。治理江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江山作为不动产,是完全可以继承的。一个农民承包的土地可以传给下一代。同样,皇帝的江山一定要传给自己的儿女。同时,皇帝也要提高警惕,防止江山落入异姓人手中。就像刘邦要求所有的大臣起誓:“若非刘姓,天下共诛之。”所以“守江山”有两个含义:一方面是随意管理人民,另一方面是继承这个国家。

中国最古老的《诗经》有这么一名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封建社会的特征:皇帝治民如治土,以及政权由家人继承。今天推陈出新,将《诗经》的这古老的名句演化成“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由此看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一句彻头彻尾的封建主义口号。也由此可知,今天的治国理念实际上是相当封建的。当林昭在囚室中血书呐喊 “只应社稷公黎庶,哪许山河私帝王”(1)时,她便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就是一个皇帝、一个党派在私分国家。她如此透彻地了解了中国社会,又有胆量去告诉周围的人,所以中国社会绝不容她。一颗子弹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

封建时代,尚有一小块独立于庙堂的江湖,如今,探视头密密麻麻遍布全国,再也没有存在于民间的江湖, 通通成了皇帝家的江山。对于这么美好的江山与人民,今天的掌权者与封建社会的掌权者并没有不同:就是为了手中的权力而愿意折腰一辈子。

 

注释:(1)“只应社稷公黎庶,哪许山河私帝王”意思大致为:社会是属于整个国民的,哪里能让帝王来私吞国家?

(作者诸一丁为中国家庭聚会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