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控与剥夺权利的中共当局2025一号文件



2/25/2025

 

(对华评论—2025-02-25)中共中央与国务院223日发布《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成为202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

据查这是中共连续22年以“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为主题,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文件,也是中共十八大后当局发布的第13个以“三农”为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此显示中共当局对乡村振兴的重视。

然而,通观2025年一号文件,让人感觉这文件除了老调重弹,就是不断给乡村增加捆绑绳索,强化严控管理,剥夺农民权利的文件。如此文件,从历史来看必将进一步让农村凋落,农业萎缩,农民绝望,而不可能带来乡村振兴。

《意见》共包含6大类、30项内容,分别是:一、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三、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四、着力推进乡村建设;五、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六、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其中有对乡村枫桥经验“千万工程”等等强化,对婚姻自由与乡村风俗的干预,而对于事关农民安身立命的宅基地,公然祭起了“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是对多年来农村资源盘活,农民宅基地流转探索的否定,事实是剥夺农民对有限资源的自主权。

对此网友纷纷评论:“这不准哪不准还是限制”、“说那么多,不就是为了让你只能在城市买鸽子笼吗”、“村集体所有实质是国家所有,谁得利?”、“那里又让人家回去振兴乡村,那里又不让建房?这不矛盾吗?没住房乡下待得住吗?”“说去说来是因为城市的房子卖不出去了,要盘活资源,就不要限制,只要农村人愿意卖,价格合理,就放开吧!”、“农村已经出现空心化,应该允许农村宅基地流通起来。”、“能流通了,大量农民有钱了,哪个农民还愿意当牛做马?”------

由网络热议可以看到今年一号文件不仅没有带来乡村农民的欢欣,而是增加了农民的顾虑,引发广大网友的质疑,大家普遍认为文件在剥夺了农民的权利,限制了农民的发展,使乡村振兴无望。由此可见,中共2025年一号文件是个对农民剥权的文件。

中共一号文件曾经倍受世界瞩目,以致一度成为世界解读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标尺。因为中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推进改革开放时,针对“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政策举措便反应在一号文件中。

1982年的中共一号文件(即“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肯定了土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了包产到户30年的争论。胡耀邦说,农村工作方面,每年搞一个战略性文件,下次还要排“一号”。此后5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谈农业问题。

第一个一号文件把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临时户口改成了正式户口。从此包产到户得到了新的发展。1983年的第二个一号文件,中共进一步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出高度评价:“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的新发展。”这一年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高潮,参与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5%。1984年中央发出第三个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决定土地承包由原来的3年延长为15年。

纵观1982年到1986年连续5年的一号文件,可以发现是围绕落实推进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作出的努力,这些文件的核心是对农村农业农民生产自主权的部分下放,是一个部分放权的过程。正是随着这种对农民生产自主权的部分下放,迎来了中国农业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农村很快摆脱了饥饿,解决了温饱,达成了农民生活质的飞跃。在这些年月,每年初农民看到一号文件,那都是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对照之下,中共现在的一号文件虽然也还是谈论“三农”问题,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部分放权,走到了今天的千方百计收权。如此不同立足,自然换来不同结果。

中国农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欣欣向荣,走到今天的破落凋敝,从中共一号文件的放权与收权转变,可以作出解读。

当然,中共在“三农”问题上的收权,使对农村农民的关心日益成为权力集团的形式主义与弄虚作假,以致屡屡闹出所谓振兴乡村的笑话:如山西省乡村振兴局2021年花费近900万元(人民币,下同)采购一套防止返贫监测系统,在网上引发嘲讽;习近平20154月曾就厕所革命作出指示,各地农村一窝蜂地开始大搞“厕所革命”,“厕所革命”耗费巨资,但到20211月,中共新华社罕见批评“厕所革命”是“伤心工程”,是“面子工程”。官媒举例,辽宁省沈阳市5年来,投入过亿元改建了8万馀个厕所,但弃用的超过5万个,2016年到2018年建设的室外厕所大多废弃。而更让人感到悲哀的是,中国近年居然兴起“水稻上山”,导致大量资金浪费,大量山林资源被毁,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仍。这些无视科学规律的盲目针对“三农”采取的举措,正是不尊重农民自主权,无视农村与农业现实的结果。

从中共改革开放的历史来看,针对中国“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只有不断对农民放权,才能真正激发农村活力,振兴乡村,而相反,收权只能带来农村的日益衰退。

对华援助协会特约评论员

20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