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喬治布希 《合眾為一:美國移民肖像》 傅希秋章節 |
(美国-2025 年 3 月 28 日)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中,许多基督徒因信仰而经历试炼,一位勇敢的灵魂不仅肩负信仰,还身体力行地在宗教自由与人权的疆界上奋战。他的故事成为勇气与信仰的象征。他就是傅希秋牧师,一位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宗教自由斗士。
傅希秋牧师,现居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城市,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宗教自由与人权倡导者之一。他与其团队透过网路、电话、信件等方式,与无数促进中国宗教自由和法治的志愿者并肩合作,为因信仰受迫害的人提供支持与援助。
贫苦童年,信仰觉醒
傅希秋牧师出生于中国山东省高密,在贫困与社会歧视的环境中成长。1958 年,毛泽东的错误政策导致大饥荒,他的母亲为求生被迫乞讨,父亲则因残疾难以谋生。中国谚语说:“人穷志不穷”,他的童年虽然充满艰辛,却未能削弱他对公平与正义的渴望。尽管前路徒漫。
在山东聊城师范学院求学期间,因着 64 屠杀之后的绝望,他跟着美国基督徒外教,并开始深入信仰,最终接受基督教洗礼。 在 1989 年学生民主运动中,他带领一群学生举旗进入天安门广场,在广场大屠杀的前几天,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因生病被紧急送往医院,使他避开了六四的屠杀。他说:“我去医院陪她,所以,我没有成为‘坦克人’”。
回到山东,他被公安局调查,被迫写悔过书,深刻意识到中共政权对个人信仰与自由的压制。他原本希望透过加入共产党来改革体制,改善家人生活,却因六四事件而彻底放弃这个想法。傅先生从此打消了入党的念头。
1989年5月17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示威要求民主 (路透社/达志影像) |
信仰坚定,逆流而上
1991 年,上帝怜悯他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国际关系法学双学位,当时校园内仍弥漫着政治动荡的氛围。在人大求学期间,他每周五参加北京海淀堂的青年团契,他经常与一群同道们,例如大学生徐志秋(现哥伦比亚国际大学任教教授)一起查经、探讨信仰、研究护教。他的属灵旅程并不孤单,但却充满挑战。
他的人大校友和同道徐志秋牧师回忆道:“他很厚道,很淳朴的山东人。”我们的关系很近,我们一起聚餐,我们当时非常火热,里面有很多的感动,有神的呼召。你可以去想象当时的属灵氛围。
1993 年,他从人大毕业,被分配到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外语。由于六四事件刚过,北京党校的名誉受损,英语教授招聘标准相对较为宽松,允许非党员入职。期间(1993-1996 年),他一边教授外语,同时,涉足北京家庭教会运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建立校园团契和学生教会,直到 1996 年,因建立地下神学培训中心和参加赵天恩牧师发起的私下运送《圣经》、印刷《工人培训手册》(蓝皮)而被抓捕,在狱中关押数月。夫妻两人双双入狱。
徐牧师说:“他在监狱经历了什么?我们不知道。”但这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信仰与政府的对立,使他的工作环境、生活变得愈发艰难。
逃亡与新生
期间,他的妻子海蒂怀孕了,在严苛的强制计划生育政策压力威胁下,没有生育指标的怀孕女子必须堕胎。在一位牧师协助下,神迹发生,他们成功逃离中国,去了当时的英国殖民地香港。然而,1997 年,香港回归前夕,他们仍然面临被遣返的风险。所幸的是他们在香港主权回归北京前夕(6 月底)被美国接收为难民,辗转抵达美国。
美国事工:成为宗教自由的代言人
1997 年夏天,他进入费城西敏神学院读神学,尽管学业繁重,他仍然投入时间救助受迫害的基督徒。 2001 年,他完成神学学业。2002 年,在费城自家车库创办 “对华援助协会”(ChinaAid),致力于促进中国的宗教自由和法治。很快他们发现被中国特工盯梢。
2003 年正式在当时威斯敏斯特神学院院长彼得‧劉柏克(Pete Lillback)牧师牧养的美国长老会(PCA)教会按立为无任所中国家庭教会牧师。按牧委员会成员之一台湾前中华福音神学院代院长周功和博士宣告傅牧师就像当年英国约翰卫斯理认信所说,“全世界都是我的禾场。” 在他按立牧职的典礼中,家庭教会安排重要领袖参加观礼见证。
在这段时间内,美国基督徒朋友为他出谋划策,他的机构从费城迁移到德克萨斯州,他的救援事工逐渐发展,成为美国主要的中国基督徒人权倡导者之一。他的组织 ChinaAid 成功救助了上百个受逼迫的基督徒家庭,并促成美国政府对中国宗教迫害的关注。
傅希秋牧师纽约「自由之精神」盛会, 左二布什、右二傅希秋、右一劳拉 |
他的服侍影响深远,甚至影响到美国政府的对华决策。前总统乔治·布什曾三次会见傅牧师带领的“中国维权律师”代表团,使中国家庭教会的困境被国际社会关注。此外,在陈光诚事件中,美国如何处理这一事件面临考验的关头,他在两次国会听证会上通过手机与陈光诚直接连线,傅先生实时翻译陈光诚的证词之后,成功的推动美国政府介入该案,最终促成陈的安全离境。
傅希秋(Bob Fu)与克里斯·史密斯议员(Chris Smith)(左) 在华盛顿的听证会上,正值陈光诚从北京打来电话。(種子) |
面对挑战,依然坚持
傅希秋牧师作为美国华裔牧师和人权活动家,因其长期揭露中国政府侵犯人权的行为,以及坚韧不拔和高明的组织能力引起中共的警觉。他的外交努力成为北京外交的一个阻力。他的事工遭受批评与攻击,主要来自中国政府的监视与打压,甚至在美国社交媒体上遭受有组织的抹黑与威胁。这些事件还曾惊动地方、州和联邦执法部门的关注,包括联邦调查局的介入。
他紧密的多年朋友当时的参议员,现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先生曾公开发文说:美国公民傅希秋牧师,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倡导中国宗教自由和人权,他在美国或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应受到威胁。暴徒的威胁简直是无法接受。
美国司法部最近在对 12 位中共网络攻击部队起诉书里面清楚指出了傅牧师和对华援助协会成为中共攻击的重要目标。这也反映了为什么最近傅牧师在社交平台X上陆续受到密集攻击,主要源于他在人权和宗教自由领域的活跃领导力,以及与其他异议人士的复杂互动,还有他重视美国在促进中国人权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
对于他来说,美国政府在決策中认真地对中共施加国际压力将涉及到价值观认同,这种倾向导致他对保守政治和价值观给予了肯定和坚定的坚持。这也导致一些左翼人士的不满和诋毁。
他坚信基督的爱应该延伸到所有受迫害的人,不论其信仰为何。他的坚持与无私奉献,使他成为全球基督徒与人权捍卫者的灵感来源。他和“对华援助协会”绝不会放弃上帝的使命。
傅希秋牧师对于中国基督徒所承受的苦难有着深刻的认同。他经历过被迫害、被囚禁,并目睹无数基督徒因信仰遭受压制,这使他更加坚定地站在受压迫者的一边。他不仅以个人行动支持受难的信徒,更透过对华援助协会提供法律援助、紧急救济以及国际发声。
他曾表示:中国的基督徒正在为信仰付上沉重代价,而这份代价应该被世界看见。我们不仅要为他们祷告,更要采取行动。
多年来,他曾在美国国会及多个国际场合作证,呼吁关注中国的人权与宗教自由问题。他的努力获得广泛认可。2020 年获颁「威廉-威伯福斯奖」等诸多荣誉。 2022 年,他获得“弗兰克-沃尔夫国际宗教自由奖”。
他的机构得到福音派基督教和非盈利机构组织财务的双重认证。
信仰不灭,勇往直前
傅希秋牧师的故事,是一段关于信仰、勇气与坚持的旅程。不仅是关于个人的奋斗,更是一个信仰坚持与正义伸张的见证。他的努力证明,即使面对最黑暗的压迫,信仰依然可以成为光明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
中国教会仍受逼迫的今日,他选择站立,为受压迫者发声,为正义与宗教自由奋战。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信仰的见证,更是一个时代的呼喊——信仰不灭,勇往直前!
他的故事,更是关于上帝逆转的故事,他的故事见证了上帝乐于利用世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事情来做非凡和意想不到的事情。正如他所喜爱的一段经节所说的,“素来饱足的,反做用人求食;饥饿的,再不饥饿......他使人贫穷,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贵。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得着荣耀的座位。”(撒上2:5-8)
(對華援助協會特約通訊員高珍賽)